皮皮小说网

皮皮小说网>激情年代: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> 第四十九章 新的布局(第3页)

第四十九章 新的布局(第3页)

第一批使用者中,有一位名叫陈默的十七岁少年。他三岁起便不再说话,医生诊断为重度选择性缄默症。母亲带他试过各种疗法,均无成效。直到某天,她在“回音计划”中偶然听到一段录音:

>“我也曾经很久不说一句话……因为我怕一开口,爸妈就会离婚……后来我发现,其实他们更怕听我说话,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回应……”

那是另一位成年用户分享的成长经历。

母亲泪流满面,反复播放。某夜,她发现陈默悄悄坐到电脑前,盯着屏幕看了整整两个小时。

第二天,他第一次主动要求去静观角。

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副耳机。系统随机推送了一段音频:一个日本男孩讲述自己因口吃被嘲笑,最终在合唱团找到归属感的故事。

陈默听完,突然抬起头,望着窗外那片水晶兰田,用沙哑得几乎听不清的声音说出了三个字:

“我想……唱歌。”

全场寂静。

三个月后,他在学校文艺汇演上独唱了一首跑调严重的儿歌??正是最初引发全球共振的那一首。台下许多家长哭了。他们认得这首歌,那是自家孩子小时候常哼的调子,也曾被嫌弃“难听”而制止。

演出结束时,整片山谷的水晶兰同时亮起蓝光,如同星辰坠地。

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。但阿娅知道,那是大地在回应一颗终于愿意发声的心。

---

秋天,联合国发布《全球倾听指数年度报告》。数据显示,自“回音计划”启动以来,参与国青少年自杀率平均下降41。6%,校园霸凌事件减少57%,家庭冲突报警量下降33%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“主动寻求心理援助”的人数首次超过“被动干预”案例。

中国位列倾听指数榜首。报告特别提到:“静观角”已成为新型公共基础设施,其社会价值堪比图书馆、卫生站与消防栓。

而在西南某县城,“静观角”甚至挽救了一场即将破裂的婚姻。

一对中年夫妻因长期沟通失败濒临离婚。最后一次调解会上,法官建议他们各自前往社区静观角,录制一段“最想让对方听见却从未说出口的话”。

丈夫录下:“我知道我脾气差,可每次我想道歉时,你都已经转身关门了。我不是不想改,我是怕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
妻子录下:“我不是不在乎你,我是太怕失望了。十年前你说要带我去海边,到现在都没实现。我早就不敢提愿望了。”

两人交换收听后,坐在调解室里哭了半小时。最后,他们没签离婚协议,而是约好下个月一起去三亚。

临走前,妻子在意见簿上写道:“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说话,只是从来没真正听见过彼此。”

---

这一年冬至,阿娅收到一封手写信。

寄信人是那位在美国西海岸发起#听见旧爱#行动的华裔作家。她说,自从公开舅舅的日记后,家族尘封六十多年的情感秘密逐一浮现。她找到了那位被迫远走他乡的初恋,已是九旬老人,住在波士顿养老院。

老人读完日记,沉默良久,最后请护工帮忙录了一段语音:

>“我一直记得你。每年樱花盛开时,我都会去公园长椅上坐一会儿。那是我们第一次牵手的地方。我没结婚,不是等不到合适的人,是再也找不到能让我心跳加速的感觉了。谢谢你,现在终于让我把话说出来。”

这段录音被上传至“回音计划”,分类为“跨越海峡的晚安”。

作家在信末写道:“我们总以为历史是由战争、条约和领袖书写的。可我现在相信,真正定义人类文明的,是那些藏在抽屉里的信、压在枕头下的诗、以及某个深夜突然想起却再也拨不出去的号码。它们才是我们灵魂的底片。”

阿娅读完,抬头望向窗外。

雪落无声,覆盖了整个山谷。水晶兰在雪下静静蛰伏,根系依旧微微发光,像大地在梦中低语。

她忽然想起林晓雨最后一次见她时说的话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