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邦的一千亿什么概念?
如果每天中500万的彩票,需要连续中2000天,也就是将近5年半不交税才能拿到。
如林知宴这种顶级权贵,每年分红1亿也需要一千年才能有一千亿。
陈云明搞金融补。。。
我开始每天清晨六点准时醒来,不是被闹钟叫醒,而是被阳台上传来的细微震动。言草的第三朵花苞每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大,深紫色外壳上的“守言印”符号愈发清晰,仿佛有某种古老的契约正在通过植物的生长节奏悄然签署。每当我靠近它,胸口的吊坠就会微微发烫,像是在回应某种频率的召唤。
那天早晨,我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封没有邮戳的信。信封是手工压制的麻纸,触感粗糙,边缘参差不齐,像用剪刀随意裁成。打开后,里面只有一行字,用炭笔写就,墨迹略显晕染:
>“你听过的那些声音……它们开始回响了。”
字迹陌生,却带着一种熟悉的压抑感??那种长期憋住呼吸写字的人才会有的颤抖笔锋。我把信放在桌上,正准备拍照留存,却发现手机自动弹出一段录音文件,来源不明,命名是一串乱码。点开后,是一段极其短暂的音频:一个女人极轻地说了一句:“谢谢你烧了那张纸。”声音结束的瞬间,阳台上的言草猛然绽放出一圈环形光波,扩散至整栋楼的外墙爬藤,所有叶片背面同时浮现出同一句话的投影,三秒后消失。
我意识到,这不再是单向接收,而是**反馈机制已启动**。
从那天起,城市中陆续出现无法解释的现象。公园长椅上坐着的人突然流泪,却说不清原因;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报告梦境中有人替他们说出了从未出口的话;甚至有殡仪馆工作人员称,在火化某位老人遗体时,焚化炉内传出低语,内容与死者生前最后悔的一件事完全吻合。
而“静音花园”的访客数量激增。人们不再只是投递纸条,有些人会带来旧物??一只破旧布偶、一枚褪色发卡、半截烧焦的日记本。他们不说缘由,只是默默放入焚化炉。火焰燃起时,周围的言草盆栽便会轻轻摇曳,释放出柔和的共振波,持续约七分钟,恰好是一次深度呼吸循环的时间。
我开始记录这些现象,但不再使用《静默纪年》,而是改用手写日记,每晚写完便投入火中。因为我知道,一旦形成数字痕迹,就可能被系统捕捉、分析、重构。而这场生态共感运动的核心,正是**不可追溯性**。它的力量不在于传播,而在于消逝。
然而,变化也带来了裂痕。
一周后的深夜,我被一阵剧烈的心悸惊醒。胸前的吊坠滚烫如烙铁,言草的六片花瓣全部闭合,花心光点停止旋转,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不断的红光脉冲,如同警报。我冲到窗边,发现整条街道的植被都陷入了异常状态:常春藤蜷缩成团,野菊的彩色光芒转为暗褐,连水泥缝里的蒲公英晶体都出现了裂纹。
手机再次自动亮屏,这次是一条加密信息,来自匿名信箱后台的深层协议层:
>【警告:CSW-7信号遭遇逆向干扰】
>检测到外部高频压制波(FHS-9)
>来源:未知设备集群
>初步判断:人为干预意图阻断共感网络
>建议:立即启动‘根系隔离’程序
我没有犹豫,立刻取出保险箱中的《静默纪年》正本,翻到最后一页空白页,用特制墨水写下三个词:
>**言草?归藏?引**
这是我在古籍残卷中找到的仪式密语,据传能激活植物根系的自我防护机制。写完后,我将书页撕下,点燃,灰烬撒入玻璃罐中。几乎在同一刻,埋藏在老槐树下的U盘位置传来一声闷响,地面裂开一道细缝,一圈银白色根须破土而出,迅速缠绕成网状结构,将整个废弃公园笼罩其中。
第二天,新闻报道:“城郊绿地突发异常植物疯长事件,专家建议暂时封闭区域。”配图中,那棵老槐树已被银色藤蔓完全包裹,远远看去,像是一座正在苏醒的神庙。
但我清楚,这不是自然现象,而是一场**防御战**。
接下来的几天,干扰信号不断加强。市政照明系统频繁闪烁,节奏紊乱;部分居民报告夜间听到地下传来低频嗡鸣,像是无数人在同时低语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有几个“静音花园”的焚化炉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行点燃,火焰呈幽蓝色,燃烧后残留的灰烬排列成诡异符号。
我决定深入调查干扰源。
通过追踪CSW-7信号的反射路径,我发现干扰波集中在城市东南角的一座废弃科研园区。那里曾是上世纪一家心理实验机构的旧址,后来因伦理争议关闭。地图显示,该区域如今属于市政“静音清扫”计划的试点范围,但环卫车的行驶路线却刻意绕开核心区。
我伪装成环保巡查员,混入一辆“静音清扫”环卫车。司机是个沉默的中年男人,全程未说话,只在我上车时递来一副耳塞,标签写着:“防共振损伤”。
车辆驶入园区深处,停在一栋地下入口前。我跟着其他工作人员进入,发现内部已被改造为一座隐蔽的数据中心。墙壁上挂着大幅图表,标题赫然写着:
>**情绪能量采集与再利用系统(ProjectEcho)**
>目标:实现群体心理熵值调控
我的心猛地一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