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周的建筑在暮色中投下浓重的阴影,山神庙静悄悄的,连一丝灯光都没有透出,只有那颗高大的银杏沉默伫立,轮廓显得有些模糊不清,像一尊……张牙舞爪的鬼怪。
刚才还觉得闷热的团队成员,此刻不约而同地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了上来,手臂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。
摄影师咽了口唾沫,声音有点发颤。
“怎、怎么忘了,今天是七月十五,是鬼节…啊不,中元节啊。”
【作者有话说】
▌山神娘娘在“三暑”的“末暑”,分享道:
“老话讲‘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’。这时节的鸭子最是肥美滋补。清蒸、炖汤、做盐水鸭都好,别错过这口‘天然润燥方’哦~”
第97章帝流浆
◎恭请娘娘出手,引渡帝流浆,泽被苍生。◎
农历七月十五,中元节。
哪怕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,骨子里对这种节日的敬畏依旧留存。
郊市难得车辆稀少,行人罕见,人们默契地遵循着古老的忌讳——闭户避煞,足不出户,将整个夜晚留给传说中那些不可见的游魂。
云岫后山远离人烟,更是静得可怕。
哪怕今晚月光极好,又圆又亮,可那过于明亮的清辉落在层叠茂密的树冠上,只投下浓重扭曲的黑影。
裴雪樵正行于这般阴森的山林,低头看了看紧紧相握的手,再无奈看向前方步履轻快的瑾玉,见她对周围这足以让普通人汗毛倒竖的鬼气氛围浑然不觉,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他还是没太习惯自家这位山神娘娘偶尔冒出来的,完全不符合人间常理的脑回路。
瑾玉听见了他的叹息,停下脚步,回过头,“怎么啦?”
裴雪樵犹豫了一下,还是指了指周围,“今晚…是鬼节。怎么想到这时候出来?”
瑾玉眨了眨眼,像是在思考他在说什么。
短暂的讶异过后,她噗嗤一声,笑声清脆,像玉珠落盘,打破了山林的死寂。
“哈哈哈……”她笑得弯了腰,好一会儿才直起身,“你的聪明脑瓜都在想什么呀。你该不会以为,我要趁着地府开门,带你去阴曹地府一日游不成?”
裴雪樵被她笑得有些窘,“嗯…确实有这样的猜测。”
瑾玉笑得更开怀了,随着她的笑声,一股温和而沛然的力量以她为中心荡漾开来。
刹那间,头顶那些浓密得遮天蔽日的树冠,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拨开。
枝叶无声地向两旁退让,如同虔诚的信徒为神明辟开道路。
仅仅几个呼吸之间,头顶的视野豁然开阔。
清冷皎洁的十五圆月,毫无遮挡地悬于夜空中央。
月光如瀑,徐徐撒落这片空地。
刚才还黑黢黢的山林,在纯净的月光下完全变了模样。
草木呈现出鲜活的翠色,泥土的气息、草木的清香,取代了无形阴冷。
更神奇的是,一些小小的、闪着微弱荧光的身影,怯生生从草丛里、树根后、岩石缝隙中探出头来。
有用一朵花当帽子的花草精灵,有尾巴闪光的萤火虫……它们身躯散发着纯粹的草木灵气,最终都汇聚到瑾玉身边,发出细碎而喜悦的鸣叫或低语,亲昵地蹭着她的裙摆或指尖。
“好啦好啦,知道啦,小馋鬼们。”
瑾玉眉眼弯弯,伸出纤长的手指,挨个在这些小精怪的头顶或鼻尖轻轻一点。
指尖过处,一点比月光更纯粹的云气便没入它们体内,小精怪们眯起眼,发出快乐的咕噜声或更清脆的鸣叫。
作为回报,它们纷纷献上自己带来的礼物:一片带着露珠的新鲜草叶,一朵刚刚绽放的野花,甚至是一枚特别漂亮的松果……
瑾玉欣然接受这些朴素的贡品。她手指灵巧翻动,那些嫩叶细藤花瓣在她指尖缠绕编织。
不过片刻功夫,一个精巧别致的手环在她手中成型。
她拉过裴雪樵的手,将手环系在他的手腕上。淡淡的草木清香驱散了裴雪樵心底最后一丝因环境带来的不适。
“中元节是人类祭奠先祖,慎终追远的节日,”瑾玉解释着,“但在异类眼中,七月十五的月圆夜,不是什么‘鬼节’,而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和庆祝的日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