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满佯作驱赶:“你还不回去吗?沈叔叔不是今天回来?”
“好,”沈修平嘴上应着,脚步却没动,低头笑了一下,又抬头:“你不送我?”
真是粘人啊。
苏小满轻轻瞪他一眼,嘴角却忍不住一弯,从吧台后面绕出来,慢悠悠跟在他身后。
走到咖啡店门口,沈修平停住脚步,转头看向苏小满,“以后这样的服务,还会有奖励吗?”
小满知道他在说什么,丹凤眼微微上扬,眼波潋滟,“那就看你的表现了。”
沈修平唇角含笑看着她,“记下了。”
他顿了一下,又说:“明天早上,镇卫生站有个关于夏季养生的公益讲座,明早就不过来看你了。”
“哦,”小满扬眉一笑,“不必一天几次报道,我又不点名。”
沈修平忍着笑意,不忘叮嘱:“今晚记得按时吃药。”
小满仰起脸看他,唇角一弯,笑得甜甜的:“好。”
*
第二天早晨,镇卫生站的会议室里早早地就坐满了人。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,空气中已经带上几分初夏的暑气。
今天这里格外热闹,镇卫生站联合沈氏中医馆举办一场伏天养生公益讲座,推广中医保健知识。台下村民来了很多,正在三三两两地聊着天,气氛轻松。
卫生站的领导起身介绍:“乡亲们,静一静。今天我们请到沈修平医生,来为大家讲讲‘夏养心、养胃、防暑’的养生要点,掌声欢迎沈医生!”
热烈掌声中,沈修平起身,微微一礼,声音沉稳:“大家好,我是沈修平。”
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笑声,有人大声应道:“小沈医生我们都认识!”“没错,人帅医术又好!”
沈家老爷子沈济和在镇上行医多年,几乎家家户户都请过他看病。村民早把“沈医生”三个字当成了信任的代名词。沈修平回来接手医馆后,自然也继承了这份口碑,村里很多人都善意地称他“小沈医生”。
讲座开始了,沈修平娓娓道来夏季养生知识,比如,如何通过饮食调理、规律作息、适当艾灸拔罐来预防中暑与胃肠不适。又提醒中老年人注意高温下的血压血糖,及时补水,孩子们则要提防暑湿感冒与腹泻。
沈修平语速不疾不徐,讲解深入浅出,还时不时举几个村里熟悉的生活例子,台下听众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唐一鸣在一旁协助讲解,并示范操作,台下的爷爷奶奶们连连点头。
讲座结束时,已经临近中午,唐一鸣把提前准备好的乌梅汤、金银花饮、百合茶等茶饮的小袋包装分发给听众。
大家领了茶饮袋,边说着感谢的话,边起身离座,三三两两聊着天慢慢散去。
苏小满的姑姑苏彩云今天也来听讲座了。前段时间她去城里儿子家住了段时间。孙子感冒请假在家,儿子儿媳上班忙,她去照看了几天孩子。等孩子彻底好利索了,儿媳又留她住了几天,她昨天才回村里,感觉终于自由了。
她许久不见自己广场舞的姐妹,兴致格外高。听完讲座,她跟同伴们交流着各自领到的茶饮的功效心得,聊着聊着,又想起清明节时她和嫂子聊过的给小满介绍对象的事。
于是,她一边往会议室外面走着,一边叮嘱道:“各位老姐妹,别忘了之前我跟你们提过的,我侄女小满还没对象呢,你们要是有合适的小伙子,记得给我留个心啊。我可是跟我嫂子拍了胸脯的。就我们家小满这相貌,不能随便将就了。”
几位阿姨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:“可不是嘛,你家小满那模样,放咱们村也是数得着的。放心,有合适的我们一定记着!”
台上收拾讲座材料的沈修平,动作忽然一顿。
苏彩云和几位阿姨的话,像是带刺的箭矢,毫无预兆地穿透他的耳膜。
他站在讲台上,脸上仍维持着镇定从容,背脊却不自觉地绷直了,手指紧紧握着讲稿边沿,僵了半秒才缓缓放开。
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,强迫自己低头整理剩下的东西,但心底却已经如翻江倒海一般。
他几乎不知道自己怎么和唐一鸣一起走出镇卫生院的,走在回医馆的路上,他只觉得头顶上的阳光格外刺目。
唐一鸣第一次来参加这种公益讲座,还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见闻,语气里带着兴奋,“沈医生,你刚刚讲得特别好,尤其你讲食疗那段,下面几个老奶奶都在点头!还有你讲拔罐艾灸的例子也太实用了吧,连我都想试试了……你说咱们医馆以后要不要也整点养生讲堂?”
他一边说,一边抬手比划着,眼睛里全是年轻的热情,“真没想到,乡镇讲座能有这么多人,我刚开始还怕没人来呢,结果你一讲,他们都坐直了,连手机都不看了,太神了……”
终于,他发现身边的沈医生有点过于安静了。他侧头悄悄看沈医生,他知道沈医生平时比较寡言,但是现在脸色显然不对,唇线紧绷,眼神沉沉的,明显不像是在听他说话。
唐一鸣赶紧闭了嘴,两人又默默走了一段路。
就听见沈修平突然说:“你先回医馆,我去……买杯咖啡。”。
唐一鸣还没反应过来,就见沈修平已经转身快步离开,脚步急促得不像他平日里那般从容。
沈修平直奔咖啡热店,路上刘睿杰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,刘睿杰还没来得及打招呼,沈修平就已经过去了。
刘睿杰单脚撑住自行车,回头看到他匆匆的背影,忍不住嘀咕:“这人,今天怎么跟踩了风火轮似的?”他还是第一次见沈修平如此惶惶然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