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墨脑中一片混沌,满脑子只剩下一个念头,他的手像团棉花一样,又柔又软。
从小到大,他何曾被一个男子拉过手?
待回过神时,他方才惊觉自己竟坐在桌边,慌忙撂下筷子,“滕”地站起身,“不行,这、这不合规矩!”
奴仆怎能与主子同席用膳?
屋内蓦地变得安静了。
他垂头望去,却见苏渔定定地看着自己,唇边漾开一抹笑容,那么的柔和,恍若冬日暖阳,瞬间将心口熨得暖洋洋的。
那笑容,仿佛无论是发生任何事,对方都会包容自己一般。
京墨怔住了。
他竟不知被人笑容以待,滋味是如此的美妙。
二十余载为奴为仆,无论是少爷、老爷,还是夫人、老夫人…没有一个人对他展露过笑意。纵是奴仆之间也充满了尔虞我诈,各种明争暗斗,鲜有温情。
穷人易子而食,富人凶残无情。他在多年以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,无论贫富,人心都是恶的。
这是他人生初尝这个世界抛来的善意。
如同一个饥肠辘辘的旅人,猝然被赠予凤髓龙肝,初尝便沉溺其中,从此食髓知味,欲罢不能…
多年以后,京墨仍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,记得苏渔的那双水光潋滟的杏眼。
*
苏渔同京墨用过了午膳,不知不觉思绪又落回到霍骁身上。
现如今,她是苏家三公子,而七年后霍骁会灭了苏家满门,鸡犬不留。命运戏耍她一次不够,还要再捉弄第二次。既躲不开,那便直面命运。
上天给了她七年,不是么?
她走到案前,执笔在竹简上写下两个字:霍骁。
凝望着这两个字,苏渔陷入了沉思。
四百年前,高祖赵琮在郦都建邺国,传至第十四任皇帝怀宗赵奉忝,他荒淫无度,任用奸臣,不恤民生,天怒人怨。宣乾六年,北方士族祝袡趁机在邯郸圈地为王,号燕朔,自称燕扈王。自此,大邺国礼崩乐坏,各地诸侯纷纷效仿,混战不休,最终形成西秦、南楚、燕朔各据一方,三家分邺之势。
郢都一役后,秦军大败燕朔,自此霍骁声名鹊起,得秦廂王青眼,从左庶长一步步升为良造,大良造,最后官至大司马。
燕朔自此蓄养国力,不敢与秦争锋。不善兵刃的南楚自是龟缩不前,亦紧闭国门。
天赋西秦此能将,秦廂王欲以霍骁为刃,誓剿灭燕楚,一统霸业。
霍骁不负所望,他用兵如神,披甲携剑,竟无一败绩。
宣乾四十一年,秦军伐燕,仅一年,霍骁便风驰电掣灭了燕朔,这个称霸大邺多年的大国。
灭燕后,秦蓄锐三年,霍骁又领兵伐楚。
南楚沃土膏壤,但地势一马平川,毫无依凭,养尊处优的楚人哪是骁勇善战的秦军对手?天时地利人和,西秦三样占尽,大军铁蹄所至之处摧枯拉朽,楚军节节败退,不过一年便亡了国。
郢都一役,霍骁仅有两千孤军,却敢直面符统十三万虎狼之师。
敌众我寡,悬殊何啻天堑!
——但两千兵马对阵十三万,如此差距,就连霍骁都没有把握。
他在燕朔虽安插了眼线,可探子岂能触及到符统精兵布防这种机密?
宣乾三十六年,霍骁悄然潜入燕朔,将敌国虚实摸了个干干净净。
主将的脾性、用兵之道、兵强否、马壮否?士兵阵列、骑兵几何、步兵几许、朝中何人主战、何人两头倒。。。。。
她记得很清楚,霍骁是在祝无咎惊马那日入的城。
可他在何处落脚、盘桓了几日、去见了哪些人?这些细节,她并不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