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儿面上闪过一丝尴尬,恰让拓跋聿起了疑心,“说。”
陛下对大人声色俱厉,总好过一直冷着大人。
她这样想着,索性将宴饮上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,话说到一半,听闻许阿鸣献艺,冯初同意,拓跋聿冷嗤一声,柏儿霎时间不敢多言。
“他横笛吹得好?”
“不过矫揉姿容,陛下”
“接着说。”
柏儿战战兢兢说了冯初替南部尚书和许阿鸣解围,拓跋聿似笑非笑,看着已经醉昏过去的冯初。
恰此时广平王身边的内侍来传话,唤她回宫。
“京兆郡公言行无状,御前犯上,”青涩的帝王透着威势,“让她一个月内抄二十遍礼记送到宫中来。”
说罢拂袖而去。
拓跋宪比起赏梅更爱行猎,入了梅苑不久他就耐不住这儿的清幽,又带着数十侍卫卷岗而行,拓跋聿自梅苑出来时,正见到拓跋宪拎着只被箭穿了眼的白狐。
见到拓跋聿,也不讲那些个尊卑贵贱,扬了扬手中白狐:“嘿,陛下瞧这狐子怎么样?拿来给陛下做个护膝倒是正好。”
拓跋聿胡乱应了,爬上马儿。
“陛下何以怏怏?”拓跋宪随意将狐子扔给身后的侍卫,“臣闻今日南部尚书在此宴请阿耆尼,陛下可是遇见她了?”
拓跋聿不言,没有否认。
“陛下从前同阿耆尼格外要好,怎得现如今,倒是生疏了?”
“朕没有同阿耆尼生疏。”拓跋聿很是平静,口不称心。
她其实很想逃,逃到一个再也听不见冯初任何消息的地方,不爱她,不恨她,如此最好,而不是像现在这般,爱不下去,恨不起来,还要在满堂朝臣衮衮诸公面前替她维护着威严与体面。
今生今世,也不晓得是她们谁欠了谁。
“说来,臣有一事,欲请陛下相帮。”
拓跋宪很少同拓跋聿提起朝政上的事情,更很少有什么事来求拓跋聿相帮的,今日破例提起,定是有要紧的事。
“叔公但说无妨。”
“臣闻雍州牧在任上,兢兢业业,勤谨万分,欲将其举荐入京,另还有一人选,能堪当雍州牧”
“叔公,并非朕有意推诿。”未曾想是这么大的调任拔擢,拓跋聿做不了主的,“当今朝政,朕做不得这么大的主。”
“陛下,不妨事的。”
拓跋宪笑道,“您与阿耆尼这般要好,由她去提,定会迎刃而解的。”
她不想同她扯上半点干系!
拓跋聿抿唇,却不好在拓跋宪面前言说,真真哑巴吃了黄连,有苦难言。
“或许吧。”
“那臣今日行家后便写奏疏。”
冯初再度醒来时,竟然已经是在郡公府的屋中,柏儿正端着药碗,欲往她嘴里灌些光闻味道就黑苦黑苦的东西。
纵使四肢乏力,冯初依旧抗拒地推她,“我、我不喝这玩意儿苦。”
柏儿没甚好气,“郡公既觉着药苦,饮酒时怎不见得收敛?婢子提醒郡公好些次,缘何次次郡公均视婢子如无物?”
疾风骤雨般的‘数落’让冯初回了神,她今日没带多少人赴宴,自己一醉,定是让柏儿废了不少心。
心生歉然,忙接过药盏,一饮而尽,又眼疾手快地往口中送了几块葡萄干,“有劳柏儿为我费心了。”
柏儿搁了药盏,却不忙着出去,冯初瞧见她似有话要同自己说。
“郡公醉后陛下驾幸梅苑。”
冯初脑中嗡鸣,她只记得自己出了宴饮的地儿,此后发生的事情,一盖忘了。
她知她饮酒易失忆,素来都严于律己,不敢失了分寸。可今日苦闷,不知不觉就多饮了几盏,桑落酒亦不似寻常宫中曲醴
冯初身形摇摇欲坠,恨不得再度昏死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