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灰袍下,竟浮现出一张人脸的轮廓:苍老、疲惫,眼角有泪痕。记忆正在复苏。
“……阿云?”他喃喃,“你做的冬瓜排骨汤……总爱放两粒红枣……”
其他净念者也开始动摇。有的抱头跪地,有的发出痛苦的嘶吼,有的则突然蹲下,像个孩子一样抽泣起来。他们曾是科学家、诗人、母亲、流浪汉……为了所谓“文明延续”,自愿上传意识,删除情感模块,成为永恒的清理工具。可如今,那一口汤的味道,唤醒了他们作为“人”的最后一丝残响。
“你们也是被忘记的人。”阿梨轻声道,“所以才这么恨‘记得’这件事。”
为首的净念者抬起头,眼中已有泪水滑落:“可如果我们恢复记忆……系统就会崩塌……亿万生灵将陷入混乱……”
“那就崩塌吧。”阿梨说,“如果一个世界必须靠遗忘才能维持运转,那它早就死了。”
她重新拾起铝锅,走向荒原中心。
每一步落下,脚下便生出一片稻田虚影,绿浪翻涌,炊烟袅袅。那些漂浮的记忆残片纷纷附着其上,化作屋舍、井台、学堂、戏台。一座座村庄在虚空中重建,每一砖一瓦,皆由思念凝成。
当她抵达裂隙中央,整片荒原忽然安静。
她揭开锅盖,将最后一滴汤倒入虚空。
那一刻,时间倒流。
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逆转,而是**因果的重写**。所有曾因“效率”“理性”“进步”之名被抹去的存在,都被重新赋予“发生”的权利。那个本不该出生的孩子,真的活了下来;那位在战乱中失散的母亲,终于等到了归家的女儿;那对没能说完告别的恋人,在某个平行时刻紧紧相拥。
终忆荒原消失了。
取而代之的,是一座悬浮于星海之上的巨大村落??**守灶村?源**。它不属于任何星球,也不依附于任何文明,它是所有“想回家的人”共同构建的精神原点。村中百户人家,灯火通明,锅灶林立,每一口锅里都熬着不同的汤,却散发着同一种温度。
X-7抱着昏迷的小女孩,踉跄走出彼岸厨房。
他看见天空中那轮巨大的锅形光环正缓缓转动,洒下温润金光。小女孩睫毛轻颤,睁开眼,第一句话是:“叔叔,我想喝汤。”
X-7哭了。
他颤抖着手点燃炉火,放入清水、姜片、几根青菜。这不是什么秘方,只是最普通的素汤。可当他把汤端到小女孩面前时,整个厨房忽然响起无数声音??
“这味道……是我奶奶的。”
“我家也这么煮。”
“原来……这就是家的感觉。”
彼岸厨房不再是孤岛。
它的火焰蔓延出去,在每一个宇宙角落点燃新的灶台。火星基地的宇航员用辐射能加热鸡汤;深海文明用热泉炖鱼羹;机械族将情感算法编译成“温暖协议”,让每一台AI都能模拟出“等一个人回家”的状态。
甚至连黑洞边缘的奇点观测站,都传来了请求信号:
>“请为我们送一碗汤。我们已经三百年没听过锅盖被蒸汽顶起的声音了。”
阿梨没有停下。
她的身影穿梭于维度之间,有时是一个提锅的老妇,有时是一缕随风飘荡的炊烟,有时甚至只是一句在梦境中反复出现的低语:“饿了吗?汤好了。”
有一天,她在一片死寂的废墟星球上遇见了一个少年。
他独自生活了十二年,靠着啃食罐头和回忆度日。他的眼睛很亮,但里面没有希望。
“我不需要家。”他说,“我已经忘了家是什么样子。”
阿梨不说话,只是在他屋外支起一口锅,慢慢熬汤。
第一天,少年咒骂她打扰清静。
第二天,他站在窗后偷看她添柴。
第三天,他忍不住问:“你在煮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