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,某夜皇帝独自巡视静言堂,读到一张泛黄纸条,上面写着:“我曾诬陷忠臣,只为保全家族。如今儿孙满堂,却夜夜梦见他血染朝服。”
皇帝久久伫立,最终提笔批注:“赦免过往,唯求今后不说谎。”
这张纸条后来被收入国家博物馆,编号001。
时光流转,三十年过去。
桃井村的老翁早已离世,茶棚也被风雨侵蚀殆尽。唯有那口井依旧清澈,四季不枯。每逢春分秋分,总有远方来客在此守夜,希望能听见些什么。
这一年,来了个背着竹篓的少女。她来自极西蛮族,母语不通汉语,靠图画与手势交流。她在井边坐了三天三夜,什么也没做,只是静静看着水面。
第四日凌晨,井花悄然绽放。
她忽然伸手触水,嘴唇微动,发出一串陌生音节??那是她部落失传已久的祷词,意思是:“祖先,请听我说话。”
水面涟漪扩散,竟反射出她母亲的面容。那是一位被族规处死的女巫,临终前被禁止开口。此刻,她在水中对她点头,嘴唇开合:
>“我说在。”
少女放声大哭。
她不会写字,便用红泥在井壁上画下母亲的形象,又刻下一朵花的模样。做完这一切,她转身离去,脚步坚定。
当天傍晚,附近十几个村子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做起同一个梦:梦见一个穿异族衣裙的女孩站在高山上,对着天地呐喊,身后跟着无数看不见的身影。
醒来后,孩子们纷纷拿起笔,在纸上写下第一句话:
“我也想说话。”
新的一代,开始了。
而在遥远星空中,若有人凝视地球,或许会发现这颗蓝色星球正散发出微弱却持续的光芒??不是来自城市灯火,也不是战争烽烟,而是亿万次低语叠加而成的共振。
那是语言本身的脉搏。
是苏晚最初觉醒时装备栏的源头,也是言神最终归去的方向。
它不属于任何一人,却又属于每一个人。
许多年后,一位哲学家在其著作《声之本源》中写道:
>“所谓修仙,未必是飞升成神,踏破虚空。
>真正的超脱,始于你能说出‘我不接受’的那一刻。
>当一个人不再容忍谎言,不愿背叛良心,
>即便身处凡胎,也已在道中。”
>
>“装备栏从未消失。
>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??
>在每一次呼吸之间,
>在每一句真心话出口之前,
>在每一个决定不再沉默的灵魂深处。”
书出版那天,全国各大图书馆同步点亮长明灯。
灯光下,无数双手翻开扉页。
风穿过窗棂,吹动纸页,发出沙沙声响。
像极了,一句句刚刚苏醒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