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师母走后,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二人。我们相视无言,都在回味着那场惊心动魄的考验。
“我好像……明白了。”许久,还是离恨烟先开了口,她的眼神中,充满了后知后觉的、恍然大悟的清明。
“明白什么?”我问道。
“明白‘三位一体’真正的意思。”她看着我,一字一句地说道,“那二十四个时辰里,我们经历了什么?最初,我们执着于身体的姿态,那是‘术’;然后,我们在真气的暴走中,靠着意志力苦苦支撑,那是‘道’;而最后,在我即将撑不住的时候,你将所有力量都给了我,那不是为了修炼,那是‘爱’。”
我心中狂震,顺着她的思路说了下去,同样感到一阵豁然开朗:“是‘术’为身,‘道’为骨,‘爱’为魂……只有这三者真正地合而为一,我们才能撑过那场考验,窥见‘九转阴阳’的真谛!”
“是啊,”她感叹道,“祖师她……真是用心良苦啊。”
窗外,阳光正好。
“番外篇一:柳清漪的一天”
就在诗剑行与离恨烟进入抵死缠绵的后半程之时,
山门之外的红尘,喧嚣依旧。
当柳清漪御风归来,再次踏上那通往山门的青石阶时,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纱帐滤去了所有尘世的喧嚣与疲惫。
她已下山历练三月有余。此刻归来,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,心中只余安宁。
离恨楼的山门,并非寻常宗派那般以巨石或精铁铸就,充满了威严与肃杀。
它更像是一座浑然天成的巨大月亮门,由两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的、枝干虬结的古老紫藤萝交缠而成。
此刻虽非花期,那苍翠的藤叶依旧如华盖般笼罩着入口,阳光透过叶隙洒落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如梦似幻。
门楣之上,悬着一块温润的、不知名黑色岩石雕琢而成的牌匾,上面用一种极尽风流的行书,刻着“离恨楼”三个字。
字迹柔中带骨,情深似海,却又带着一丝勘破离愁别恨的通达与洒脱。
想必第一次入门者,会觉得我们是一个斩断情爱,勘破离恨的宗门吧?
踏入山门,柳清漪便感觉自己活了过来。
她看到“浣情池”边,有相熟的师妹正对着清澈的池水梳理长发,眉眼间带着一丝怯然与娇羞;她走过“同心桥”,桥上,一对年轻的道侣正旁若无人地依偎在一起,窃窃私语,不时发出一阵阵压抑的轻笑。
空气中,弥漫着不知名的花香与潮湿的草木清气,远处,隐隐传来悠扬的、如泣如诉的洞箫声,与潺潺的溪水声交织在一起。
这便是离恨楼。一个将“情”字刻入骨髓,认为“有情”方能臻至“大道”的独特宗门。
柳清漪深吸一口这熟悉的、令人心安的空气,加快了脚步。
她要先去执事堂销假,然后,便要去找她的那群好姐妹,好好分享一下这几个月下山的见闻,也听听她们的“新闻”。
她穿过那座横跨在寒潭之上的“同心桥”时,一眼便看到了那棵熟悉的、冠盖如云的巨大桃树下,那几个熟悉的身影。
她的几位师姐妹,正围坐在一张石桌旁,一边吃着新摘的瓜果,一边叽叽喳喳地聊着什么,不时发出一阵阵压抑的、充满了暧昧的惊呼与窃笑。
“清漪!你可算回来啦!”眼尖的离恨蝶第一个发现了她,兴奋地招着手。
柳清漪笑着走上前去,自然地在石凳上坐下,捻起一块切好的蜜瓜,好奇地问道:“我才走了三个月,你们在聊什么,这么热闹?看你们一个个春心荡漾的,莫不是楼里又来了哪位俊俏的小师弟?”
“何止是俊俏!”小蝶神秘兮兮地凑了过来,压低了声音,“你是不知道,你走的这三个月,楼里出了天大的事!”
“哦?什么事?”柳清漪被勾起了兴趣。
“咱们的那位好姐姐,不食人间烟火的离恨烟大师姐,回来啦!”小蝶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,“而且……有道侣啦!”
“噗——”柳清漪一口蜜瓜差点没喷出来,她瞪大了眼睛,满脸的不可思议,“你说谁?大师姐?她……她不是立志要继承楼主衣钵,一生不嫁的吗?谁……谁有那么大的本事,能摘下我们离恨楼这朵最高岭之花?”
一旁一直没说话,气质略显妖娆的桑琳婉,此刻轻哼了一声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酸意:“还能有谁?不就是那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、叫什么‘诗剑行’的野小子呗!”
“诗剑行?”柳清漪努力在脑中搜索着这个名字,却毫无印象。
“你当然不知道,他才来了不到两月!”小蝶接过了话头,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听来的各种“流言蜚语”都说了出来,“……听说啊,那小子一来,就跟大师姐住到了一起!”
桑琳婉随即又掩着嘴,对柳清漪挤了挤眼,用一种幸灾乐祸的语气说道:“你是没赶上好时候!前些日子,他二人刚回来那晚,那动静……啧啧,整得咱们的温小苒师姐,都萌动起来,不得不半夜亲自去敲门‘劝架’呢!”
“什么?!”柳清漪这次是真的震惊了。
离恨楼虽然不禁男女之情,但门规依旧森严,未成道侣,怎可同居一处,而且闹得动静那么大?
这……这可是楼主和师母亲自默许的?
“后来啊,”小蝶好像知晓她的心意,说得眉飞色舞,“就在前几日,楼主他老人家,亲自去了后山演武场!说是要考验那小子!我的天,那场面,你是没见着!楼主就出了三招,只三招啊!整个后山都地动山摇的!听说那小子被打得当场就昏死过去了,浑身是血,惨得不行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