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好,木卫二。”易勘宇搭了把手,和万物一起将杨知华扶上轮椅。
“定风波。”杨知华回道。
在“努斯”的模拟系统中被认定淘汰,现实中也会死亡。
同样,玩家在现实中死去,也会失去继续游戏的资格。为此,有不法分子会在现实社会中想办法杀死对自己构成威胁的玩家。过去百年间,谋杀玩家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。
如今,玩家已经默认在“努斯”中以代号互称。
此刻不过下午三点半,天已经完全黑了。
易勘宇打开强光手电筒,刺眼的光柱穿透漫天大雪。雪片如瀑布般洋洋洒洒落下,不一会儿三人的肩头就堆满了白雪。恐怕现在在外面站上半个钟头就会被活埋。
“有个坏消息。”易勘宇走在前面,声音在暴风雪中断断续续,“一个小时前,一辆车失控撞上了医院的供暖管道。汽油泄露发生了爆炸,事故地点偏偏就在总供暖设施附近。我刚刚去那边检查了一下,供暖设备大半都被炸烂了,寒流来临前基本没可能修不好。”
“我在雪下大前把物资转移到了医院对面的博物馆里。我们从这里徒步过去,大概需要十分钟。这条路上的丧尸我已经清理过了,你们小心脚下。”易勘宇说着,看了眼手表。
“电视上说,这场寒流破坏力极强,但在本宁市停留的时间不长。是真的吗?”杨知华迟疑道。她自进入模组以来,一直被迫待在病房里,对外界的信息知之甚少。
“没错。我和……”万物顿了顿,突然改口有点不习惯,“木卫二。”
“按我们之前的估算,风暴本应该在五点左右到达本宁市,停留一小时后继续向东部地区深入。可能是全球气候突变,让寒流提前了一小时抵达。”
“不过,本宁市被山脉包夹,两侧山脉会加速冷空气过境,这场风暴至多停留两小时。”万物推着杨知华在雪地中一步步深深浅浅地向前走,顺着易勘宇手电照亮的方向看去,市中心的博物馆群沉默地守在暴风雪中。
突如其来的降温让不少行人被迫躲进附近的公共设施中避难,图书馆和博物馆里挤满了人。
黑暗中,雪花翻涌如浪,图书馆高大的身影矗立其中,顶楼的哥特式钟楼已完全被风雪吞没,天地间只剩下阅览室的灯光透过玻璃,在白色的雪地上投下一片昏黄的光晕,仿佛指引迷途的灯塔。
就在三人转身走进博物馆时,万物余光瞥见一个模糊的人影,那人一头长发在风中飞扬,一个闪身就消失在图书馆门后。
紧接着,沉沉的落锁声传来,图书馆一楼大厅的灯光应声熄灭。
易勘宇避开人多的馆厅,将物资搬到了靠近西门的一座偏僻展馆中。大部分路人都选择在主展厅抱团,方便互相照应,此时这间小展馆中只有他们三人。
时间紧迫,三人迅速分工。
杨知华把密封胶带和泡沫填充物放在腿上,移动轮椅环视整个展厅,她需要将各个通风口堵上,确保风雪不会漏进博物馆。
易勘宇从物资堆中取出一个便携丙烷取暖仪、几只电池供电的小供暖器。考虑到电站可能会被雪灾破坏,他准备的燃料和电池足够在断电时持续供暖6小时。
“我们现在在密闭空间里,要小心一氧化碳中毒。等会儿排风管可能会被雪堵住,一旦检测仪报警,我们就先把丙烷取暖仪停掉,依靠这几个电能取暖器供暖。”易勘宇安装好一氧化碳检测仪,一边搭建通风管一边向两人解释道。
“你连这个也会装?”杨知华回头看到易勘宇三两下就将检测仪装好,忍不住发问。
“我看过说明书。”易勘宇语气平平,仿佛这里所有的仪器是个人都能上手。
万物拎上锤子,用手臂夹住木板,手里握着一圈胶带站到窗前。
听到易勘宇还在谦虚,她无奈地转了转手里的锤子,给对方铺了个台阶,“也就能把几千种设施的说明书牢记于心,而且看一遍就能上手,是吧。”
“不到三千种吧。”易勘宇果断咬钩,脸上洋溢着轻快的笑容,连手里组装的速度都快了几分。
让他装吧,就当鼓舞加成了。万物扯起半边嘴角,无奈地摇头,这人属孔雀的。
万物看着玻璃映出自己的倒影,她负责加固展馆中的四扇落地窗。好在这间展馆去年重新修缮过,几面窗户都采用了近年新研制的防爆玻璃,只需要简单加固一下、处理好隔热,就不用担心暴雪破窗而入。
时间来得及的话,她再去室外铺上防水布和木板,确保万无一失。
就在万物剪下胶带按“米”字形贴在窗户上时,她隐约看到窗外有一个摇摇晃晃的黑影,正缓慢地朝他们靠近。
那个身影接近两米,体格健壮,现在完全被风雪裹挟其中,只能勉强辨认出人形。
万物突然觉得这个人影有些许眼熟。
终于,那个人支撑不了几步之后,“嘭!”地一声栽进雪地里。
“楚门?!”
万物拿过手电筒朝外照去——一身黑色修士服,就是他!
他也到本宁市来了?
万物话音刚落,易勘宇立刻三步并两步跨到窗边,朝她照亮的那块白雪看去——
雪地里赫然躺着一个人影。
易勘宇没有丝毫犹豫,他转身拎过急救箱,对万物说,“走,我俩先去救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