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突然住口,发现顾廷军正用一种奇异的目光注视着自己,像是猎手发现了有趣的猎物。王黎后背沁出一层冷汗,她是不是说太多了?
"下半节课要开始了。"顾廷军突然看了眼手表,"不打扰王□□了。"他转身离开,军靴踏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王黎长舒一口气,攥着那块手帕回到教室。接下来的课上,她刻意避开了民用技术,重点讲述太空站的结构与功能。当她说出"长期驻留""太空实验"这些词时,看到学员们眼中的光芒,那种对未知的渴望与征服欲,让她想起了前世看过的航天纪录片里的年轻工程师们。
下课铃响,学员们却迟迟不愿离去,围着王黎问个不停。王爱国的问题最专业:"王□□,您说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环境下的衰减问题。。。"
"这个。。。"王黎额头冒汗,正绞尽脑汁想怎么圆过去,一个声音解救了她。
"王□□还有会议。"顾廷军不知何时出现在教室门口,声音不容置疑,"问题可以留到下次课。"
人群不情愿地散开。王黎向顾廷军投去感激的一瞥,却见他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己。
"谢谢。"王黎收拾着讲义,小声说。
顾廷军走近几步,低声说道:"你好像知道得很具体。"
王黎手一抖,粉笔盒差点打翻。她强作镇定:"都是我父亲的研究。。。"
"王黎。"顾廷军第一次直呼其名,"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!"
"我。。。"她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声音。
顾廷军眼神锐利如刀,"请永远记住你要站在哪一边!"
王黎猛地抬头,对上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她深吸一口气:"我永远站在祖国这一边。"
顾廷军静静看了她几秒,微不可察地点点头:"下周的课,讲深空探测。"说完转身离去,背影挺拔如松。
王黎腿一软,坐在讲台上。她这才发现,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。顾廷军到底猜到了什么?他是在警告自己,还是在。。。保护自己?
回家的路上,夕阳将王黎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路过家属院公告栏时,她瞥见新贴的《人民日报》上赫然印着"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"的标题。历史正在她眼前展开,而她,一个本不该存在的穿越者,竟然也成了推动历史的一分子。
"妈妈!"楚楚和小硕从院子里飞奔出来,一左一右抱住她的腿。王黎蹲下身,将两个孩子紧紧搂住,闻着他们身上阳光和尘土的气息。这一刻,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:无论顾廷军是否起疑,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,她都必须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——为了这两个小生命,也为了那个她曾亲眼见证过的、繁荣富强的未来。
晚饭后,王黎在煤油灯下继续备课。深空探测。。。她写下"火星车"三个字,又画了个简笔画。楚楚趴在一旁好奇地问:"妈妈,这个像小螃蟹的是啥呀?"
"这是未来会跑到火星上去的小车车。"王黎柔声解释,"它能自己挖土做实验,还能拍照传回来。"
"就像孙悟空腾云驾雾那么远吗?"小硕睁大眼睛问。
"比那还远得多。"王黎摸摸儿子柔软的头发。在她的时空,中国火星车"祝融号"已经成功登陆火星。
而现在,她正提前半个世纪,将这个梦想种进人们的心里,也种进这个刚刚站起来的民族的血液中。
窗外,秋虫唧唧,繁星满天。王黎望着银河,又想起顾廷军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;想到了伟人的亲笔题词;想到领导们给自己的尊重和礼遇。
是不是能相信他们?她感觉自己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钢索上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