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几年的时光,如同潺潺流水,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逝去。陆战的农机维修铺,也在岁月的磨砺与时代的浪潮中,逐渐发展壮大,变成了如今颇具规模的“战哥农机公司”。苏晚则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勤劳,开了一家小超市,虽不算富丽堂皇,但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日用品,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诸多便利。
他们的儿子念安,已然长成了半大少年,眉眼间既有陆战的硬朗,又透着苏晚的灵秀。此时的念安,正在县城读中学,学业虽逐渐繁重,但他却并未有丝毫懈怠,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。
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,温暖的余晖洒在陆家用青砖铺就的院子里,给整个庭院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。院子中央摆放着一张木质餐桌,一家三口正围坐在一起吃饭。餐桌上的饭菜虽不算丰盛,但却充满了家的味道,有苏晚亲手做的腌菜,陆战从集市上买来的新鲜蔬菜炒成的菜肴,还有一大碗香气扑鼻的鸡蛋汤。
念安一边大口吃着饭,一边兴致勃勃地讲着学校里的趣事。“爸,妈,你们知道吗?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,听说他是从大城市来的,知识可渊博了,讲的课特别有意思,同学们都可喜欢他了。”念安眼睛亮晶晶的,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。
陆战和苏晚听着儿子的讲述,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陆战伸手摸了摸念安的头,说道:“那你可要好好跟新老师学习,多学些知识,以后才有出息,别像你爸,没什么文化,只能靠这双手干活。”
苏晚轻轻拍了一下陆战的手,嗔怪道:“你可别这么说,你虽然没多少文化,但你手艺好,又肯吃苦,才让我们娘俩过上了好日子。而且,念安这么懂事,肯定会有出息的。”
说着,陆战偷偷给苏晚碗里夹了块肉,眼神中满是温柔。“你也多吃点,忙了一天,累坏了吧。”
苏晚看着碗里的肉,又看看陆战,笑着说:“当年那个在河边调侃我的糙汉,怎么变成老好人了?”
陆战握住她的手,手背上已经有了细纹,却依旧温暖有力。他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,带着几分痞气又满是深情地说:“还不是被你这个穿越媳妇给‘收’了。要不是你,我恐怕还在寨子里混日子呢,哪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。”
苏晚靠在他肩头,看着天边的晚霞,那绚丽的色彩如同他们这些年走过的岁月,虽有波折,但却无比绚烂。她的心中满是踏实,回想起刚穿越到这里的情景,仿佛还在昨日。那时的她,孤苦无依,身处陌生的年代,面临着诸多困境,可如今,她有了爱她的丈夫,懂事的儿子,还有温暖的家,这一切就像一场梦。
林奶奶坐在一旁的摇椅上,听着一家人的欢声笑语,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她看着陆战和苏晚,心中感慨万千。想当初,她看着陆战长大,深知这孩子命苦,父母早亡,可没想到,如今他能有这样美满的家庭。而苏晚这个姑娘,更是她看着进门的,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如今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,她见证了两人的爱情与成长。
“奶奶,你也吃点。”念安懂事地给林奶奶夹了一些菜,林奶奶笑着接过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好,好,念安真乖,奶奶有你们这些孩子,真是享晚福了。”
院子里的气氛温馨而美好,偶尔有微风拂过,吹动着院中的几株花草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也在为这幸福的一家人奏响赞歌。
饭后,陆战主动收拾起了碗筷,苏晚则陪着林奶奶聊天,念安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做作业了。苏晚看着陆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,心中满是感动。这些年,陆战一直对她呵护备至,虽然生活逐渐富裕起来,但他却从未变过,依旧是那个会为她遮风挡雨,为她和家人努力奋斗的男人。
“晚晚啊,你跟战子能走到今天,奶奶是打心眼里高兴。你们俩都是好孩子,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磨难,却始终不离不弃,现在日子好了,可要一直这么幸福下去啊。”林奶奶拉着苏晚的手,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苏晚轻轻点头,眼中闪烁着泪花,“奶奶,我知道,我会的。陆战对我很好,我也会一直陪着他,我们会一起把这个家经营好,让您老人家安享晚年。”
夜色渐渐深沉,天空中繁星点点。陆战和苏晚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,仰望着星空。陆战轻轻搂着苏晚的肩膀,说道:“晚晚,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,从一个穷小子,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,有了你和念安,还有奶奶,这一切都太美好了。”
苏晚靠在他怀里,轻声说:“这不是梦,这是我们努力得来的。想想刚认识的时候,我还以为你是个不着调的人呢,没想到,你竟然是个这么靠谱的男人。”
陆战笑了笑,“要不是你,我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改变。你从现代来,带着不一样的想法和勇气,教会了我很多东西,也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。”
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,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,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。
而在县城的中学里,念安正专注地做着作业。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,他知道,父母为了他和这个家付出了很多,他一定要好好学习,将来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,不辜负他们的期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战哥农机公司”的业务越来越广泛,不仅在县城里站稳了脚跟,还逐渐向周边的城镇拓展。陆战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手艺和诚信的经营理念,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,公司的口碑越来越好。苏晚的小超市也在她的精心打理下,生意红红火火,她还经常会引进一些新鲜的商品,满足大家的需求,深受周边居民的喜爱。
林奶奶的身体依旧硬朗,每天看着子孙绕膝,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她时常会给念安讲陆战小时候的故事,讲寨子里的那些往事,让念安了解他们一家人的奋斗历程,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。
念安在学校里表现越来越出色,不仅学习成绩优异,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,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优秀学生。他也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,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或是在超市里帮忙整理货物,或是给陆战打下手,学习一些农机维修的知识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陆战和苏晚的感情愈发深厚,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雨,也迎来了彩虹,彼此早已成为了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他们用爱和勇气,将曾经的苦日子过成了最甜的模样,而这份甜蜜,也将继续在他们的生活中延续下去,伴随着他们走过更多的岁月。
在那个曾经动荡如今却充满希望的年代里,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温暖的歌谣,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传唱,诉说着平凡人的幸福与坚守,见证着一个家庭的成长与变迁,也诠释着爱的力量与美好。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挑战,他们都将携手共进,因为他们深知,只要彼此相伴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,就会一直拥有这世间最珍贵的温暖与幸福。
夜色漫过院墙时,陆战起身去厨房烧了壶热水,泡了两杯粗茶。茶梗在搪瓷缸里舒展,热气氤氲了两人眼角的细纹。苏晚望着墙上挂着的旧相框,里面是念安十岁那年拍的全家福——她穿着的确良衬衫,陆战的中山装熨得笔挺,念安站在中间,露出豁牙的笑,林奶奶坐在前排,手里攥着苏晚织的毛线团。
“你看这张照片,”苏晚指尖轻轻点过相框边缘,“那时候农机铺刚扩大,你非要拍张照寄给陈丫,说让她知道咱们没忘了古杨寨的老邻居。”
陆战呷了口茶,喉结滚动:“她男人那木匠铺,还是我托人找的销路。当年要不是她把证据偷偷给王书记,我怕是还在学习班啃窝窝头。”他忽然笑起来,眼角的纹路堆成温柔的沟壑,“说起来,陈丫现在见了我,还喊我‘陆大哥’,倒比寨里那些当年骂我‘混不吝’的人亲。”
苏晚也笑。风从窗棂钻进来,掀动窗帘的一角,露出窗外那棵老槐树。树是搬来县城那年栽的,如今枝繁叶茂,夏天能遮住半个院子。她想起刚到陆家柴房的那个雨夜,陆战用塑料布堵漏雨的窟窿,烟袋锅在黑暗里明明灭灭,她缩在草堆上,听着他粗重的呼吸声,竟莫名觉得安稳。
“那时候你总装得满不在乎,”苏晚轻声说,“赵长贵带人砸咱们修房子的材料,你蹲在门槛上笑,说‘砸了正好,我再盖个结实的’,可我看见你半夜偷偷去捡那些没摔坏的砖瓦。”
陆战的手顿了顿,粗糙的掌心摩挲着搪瓷缸的边缘。“不笑咋办?总不能让你怀着孕还跟着我愁。”他看向苏晚,眼神亮得像当年黑市交易时揣在怀里的手电筒,“不过我早琢磨着,赵长贵那哥俩早晚栽,他们偷卖农机零件的账本,我托人抄了三份,一份给王书记,一份藏在林奶奶的炕洞里,还有一份……”他故意拖长音,“塞在你当年装玉佩的布包里了。”
苏晚愣住,随即眼眶发热。原来那些她以为的孤立无援,从来都有他在暗处铺好的路。她想起陆战被关进学习班那天,自己挺着大肚子去送饭,他隔着铁窗塞给她一张揉皱的纸条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“后院第三块砖下有存折”。后来她才知道,那是他准备给她生孩子备用的钱。
“你啊,”苏晚伸手,指尖划过他眉骨上那道旧疤——那是当年为了护她,被赵长贵的侄子用扁担划的,“一辈子都在硬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