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此处,停顿一瞬,像是组织好语言又像是下定决心:
“阿回,虽时隔已久,又是伤心事,可你明白,本宫终究还是要问的,那一年在北境,究竟是发生了什么?”
另一侧,英昭殿内,皇上面色凝重,正审视着台下一袭淡粉长袍的男子。
“晋王,你北代遣使臣来我大梁,先是在小女及笄礼上当众提亲,又殿外私谈,招致刺客行凶,小女亦有受伤。
今日本是你与霍统领同来此处,看能否提供些线索,尽早抓到刺客,还大梁宫中安宁。
你却突然告诉朕,当年北境兖州潼关一战另有隐情。
你让朕如何相信你,相信贵国的诚心呢?”
萧归猛然跪下,一改往常不羁姿态,极诚恳地回话:
“陛下,臣幼年在大梁多得您与娘娘照拂,与平康公主亦算得上兄妹情深,怎可能不以诚相待呢?”
皇上思忖良久:“终究行刺之事还未解决,你提起潼关一战,太过突兀。”
“陛下!刺客冲我而来,公主不过被殃及才受伤,好在并无大碍。可陛下当昨日,为何会有人在大梁宫内不顾危险也要行刺我呢?”
“为何?”
“北代二党争斗已久,这在大梁宫内想必也不是秘密了。”
皇上点了点头:“昨日平康笄礼,你北代宁津侯的态度,想不知道也难。”
“此前虽说有所冲突,可也不至于派刺客下杀手,我昨夜思来想去,只能是因为一件事,他们觉得对付我,已迫在眉睫!”
“结亲。”皇上淡淡接话。
“陛下圣明!”
皇上质疑道:“若是想阻止你与平康结亲,徒增筹码,那何必要等到你来大梁才对你下杀手?”
“何况,阻止和亲这事,冲暮儿动手,不比冲你来得更容易吗?你常年警惕戒备,暮儿身边可是缺少信息,疏于防备。”
萧归闻言一愣,眼睛快速转了一圈,心下了然,并不出言揭发反驳。
“陛下,父皇属意臣与大梁结亲,即便不是平康公主,想来也会择选其他贵女。想来他们也是明白,冲臣下手,才是一劳永逸。”
皇上并未怀疑他的说法:
“那就当你所言属实吧。可你又为何要重提兖州潼关一战呢?”
“我虽相信陛下娘娘重情重义,若我诚恳求助,也不会对我的处境不管不问。
可两国之间今时不同往昔,我若两手空空,也实在无颜求大梁庇护。”
皇上思索许久,终于开口道:
“所以晋王,是想告诉朕,北境兖州潼关战事中另有隐情,以换取什么庇佑,何种帮助呢?”
萧归重重磕头:“我恳请陛下,调查刺客身份,暗中抓捕。”
“之后——”
“以大梁名义,将行刺一事归于宁津侯,并处置他,及使臣团中他的亲随。”
皇上猛地从龙椅上站起,不敢置信地看着萧归。
后者却起身跪坐,语气归于平静:
“至于结亲一事,等此事平息,自然可以再议。”
随后,殿内鸦雀无声,唯响起重重的磕头回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