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小说网

皮皮小说网>靠美食在古代逆风翻盘! > 第 19 章(第1页)

第 19 章(第1页)

姜芝左盘算完,右盘算,最后决定,两种一起做!

先去村口的那棵大槐树上,拿了些甜甜的麦芽糖,便让在一旁玩耍的孩童帮忙摘了些槐树顶上鲜嫩干净的槐叶;然后又找了家药铺店买了些当药材用的甘菊以及甘菊苗,分量大概都是两捧左右。

然后,直接把那槐叶丢进锅中焯水,这一步正是为了去除那种叶片上带来的苦涩味,但时间又不能太久,不然那所能带来的绿色会被沸水煮的一干二净!

焯水完毕,便可以放到一旁的冷水旁放凉!

这边处理完了,便可以开始处理那边的甘菊了,从药材店里买来的,虽然别具药香,但是整个干花片上都有些灰扑扑的灰尘。

姜芝只得双手捧着,放入水中,再用流水细细的一点一点冲洗干净后,才开始下一步。

甘菊花的作用实在与那槐叶类似,都是为着冷面上色。但与之不同的是,槐叶的绿色汁水是待会儿用手拎出汁来,而甘菊花,则是通过煮出来的甘菊水来上色。

所以,当甘菊水已被大火煮的咕噜咕噜冒起了大泡声,姜芝就知道,这已经快煮好了。

她又把锅里的残渣挑了个干净,将剩下的水倒入了一个大碗中,混合入方才买上且臼好了的甘菊苗,提升香味。

便又继续放到这边放凉,继续去做那槐叶的了。

*

槐叶刚才已经放到冷水里放凉了,姜芝再买甘菊的时候便特意要了一个纱布袋,此时也刚好派上用场。

她将那已经煮的微微发软的槐叶装进了那纱布袋中,然后双手一搅,一摁,绿色的槐叶汁便顺着姜芝的手心留了下来,嘀嗒在碗中。

此时,这调色的汁水都已经初步备好了,便就是开始正式做面条的时候。

姜芝先是从橱柜里拿出两个碗,各自轻轻倒入半碗的小麦粉,加一点点的盐,估摸着半勺就够了。

这也是姜芝的经验之谈,面条想要别具风味且劲道,就必须来上些盐,但不必多,多了就味道怪了。

然后,便一点一点加入方才做好的甘菊汁,槐叶汁,

这样,一边慢慢的倒,一边还不停的拿箸子搅和着。

姜芝搅得力度和动作幅度都不算快,现在面粉尚未呈絮,更未成团,一但动作快了些就容易打成个鸡飞蛋打的场面。

但姜芝把控的刚好正在度上,既不让那面粉飞出来,也不让那速度过于缓慢。

*

等到面团成为絮状,姜芝这才上手。

姜芝当年看的古书里,槐叶面团的发酵时间需要略长一些,而甘菊面团则无需那么长的时间。故此,姜芝先是对那槐叶伸出了邪恶之手!

等到把那絮状的小面按压成了一个光滑且软硬适中的面团时,姜芝便拿起方才时候打湿的湿布,盖在上面等待面团开始发酵,又腾出位置继续按揉另一个面团。

等到两边面团都微微膨胀起来的时候,姜芝就知道,这算是醒发得差不多了。

她估摸着大小,把两团面团都分别挤成了排满一桌的面剂子,又挨个儿用充做擀面杖的木棒碾成薄厚均匀的片后,再在上面撒层干面粉,确认面片之间不会粘连之后,便开始细细的切了起来。

姜芝刀工向来不错,切起来时候手也不抖腰也不酸,等到这满满一桌的面片都被切成面条,远远一打眼,近看上去宽窄相差无几。

姜芝拿刀随意挑起一根,抖了抖,便大概知道,这算做的差不多了。

*

她这里的量差不多是今天一整晚的量,但很显然,面条这东西,不适宜一次性煮多了。

所以,她大概手拿把掐了一下,犹豫着五个人大概的饭量,最终再想了又想后,她又添了些进去。

便直接下入已经加入足量清水的锅里。

锅里水已经烧沸了,这面条下去,一下子如泼了冷水般,让那水不再沸腾。姜芝见状,便趁着那水不再沸之时,加了一勺盐进去,让那面条入些味。

随后,她便拿着一双长暑,不断顺时针地轻轻搅动,开始煮起面来。

面条这东西,看似和其他煮东西差不多,但其实大有差别。

姜芝当年还小的时候,在孤儿院的时候,就经常帮院长阿妈早晨煮面。自然也吃过一些暗亏,比如说什么还没煮沸就捞出来,让大家一起吃了些半生不熟的面条。

又或者说下盐晚了,大家一起吃没啥味的干拌面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