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声戛然而止。
罗昭星看着罗聆眼眸弯弯,目光里尽是柔和,似陷入回忆。
她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。
姜元珺敛着容走过来:“我们先去庵外的八角亭等一等。若是她肯见我们,自会有小尼僧来告知。”
罗昭星在内心轻轻地叹了一声。
十年前后山那座庵堂建起,除了当年的一些原因外,还有朱若之因。
阿兄说,这十年间一直在当年的悔恨愧疚中。
若当时他并未让他的阿烁兄长去往江南,也许他就不会横死于那个雪夜。
他护不住阿烁兄长,那从此就竭尽全力护住他的妻。
几人正想拾阶而上绕过蓬莱走向澄心庵,忽听身后断断续续的笛音由远而近。
笛声凄凄。
她们一同回头望去,却见澄澈的太极湖湖面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艘乌篷船。
褚夜宁着一身玄衣,站于船板,吹起玉笛。
只是那音律太过于让人感物伤怀。
罗昭星站于蓬莱之下,似觉心弦一颤,一恍惚,好似漫天鹅毛大雪簌簌而落。
眼角一滴泪也扑簌而下。
“小姐,您怎么了?可是不舒服?”奉画瞧出她的异样,低声问道。
璞娘将她身覆的斗篷又往里裹了裹。
罗昭星摇了摇头,转过身仰首望向蓬莱小顶,再无一言。
陶青筠回头瞧了瞧她,而后朝太极湖畔走了过去。
“这两天去寻你也没个影子,你去哪了?可是把我们少时情谊都忘了。”他轻轻一拳打在了褚夜宁的胸前。
小船靠近湖畔,褚夜宁一脚迈上了岸,也不看他们。只道:“来点灯?”
陶青筠盯着他,暗自咬咬牙。随后一撩衣袍,恨恨地道:“瞧瞧,你瞧瞧。我陶某生于此间二十余载,一跪过祖父、二灵堂之上跪过双亲、三那万重门里再跪帝后。这四还为过谁屈膝而跪?”
“褚嘉佑!可还记得我们少时的约定,无论是谁害我,你们亦不能害我!无论是谁弃我,你们亦不能弃我!无论是谁唾我,你们亦不能唾我!”
褚夜宁抬眸看他。
弱冠之年,皇帝来信边陲说起他的加冠礼。曾去信江南询问罗家云川伯父,说起他的加冠一事。
而后数年杳无音信的罗嵩岳竟寄回一封书信到京师,其内白纸黑墨书写着两字,笔锋苍劲有力——嘉佑。
信上皇帝说起他的字,他与云川伯父无论是哪个,谁取这表字都是一样的。只是有些遗憾未能亲自为他加冠,亲自到场参加他的加冠礼。
十年边关风沙肆虐,他从未听人提起过这两个字。每当午夜梦回,在遥远的故土京师却好似有人在轻轻呼唤着他夜宁。梦里双亲健在、好友相随。他在京师内走马观花、花前月下。
陶青筠转瞬即逝的不愉快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:“快来,难得在一块儿。恰好他们也在,我们去蓬莱喝上几蛊。你若不饮酒,喝茶可行?我们一同说说话。”
他见褚夜宁依旧站着不动,又去拉扯他的手臂。
罗昭星回头看去,却很难将昔日那个桀骜不羁的少年,与今日所见的满身凉薄的他重叠在一起。
天空忽降细雨,守夜的宫人见储君到来,一拨人忙带着油纸伞与遮雨的斗篷相迎,一拨人去备了瓜果点心送去了小园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