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6章
北上的路途,远比春儿想象中更为漫长和艰苦。
官道越往北,越是崎岖,景色也逐渐从京城的繁华富庶变为一片苍茫辽阔。
时值夏末秋初,出了边关,夜风已经带上了刺骨的凉意。
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,天空显得格外高远,偶尔能看到成群的牛羊和零星的牧民帐篷,与京城的雕梁画栋、市井喧嚣截然不同。
使团的正使周明远是位稳重的老翰林,副使孙毅则是兵部老人,行程安排得紧张又有序。
春儿谨记父亲教诲,一路沉默寡言,多数时间都待在马车里研读医书,或是透过车窗默默观察着沿途的地貌风物。
杜衡和石岩等人混在护卫仆役中,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,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,确保她的安全。
越靠近朔风城,空气中弥漫的肃杀之气便越浓。
废弃的烽火台、沿途加固的军堡、以及偶尔遇到的押运粮草的队伍,无不提醒着人们这里不太平。
春儿的心也随着景象的变化而渐渐揪紧,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和母亲曾经守护的这片土地的感觉。
这一日,黄昏时分,朔风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。
城墙高大厚重,饱经风霜的墙上布满了刀劈斧凿和烟熏火燎的痕迹,无声地诉说着经历过的惨烈战事。
城头杜字帅旗和龙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,守城的士兵也与春儿在京中所见的禁军气质迥然不同。
使团抵达城下,沈追早就已经率领一众将领在城外等着了。
沈追与周明远、孙毅寒暄几句,目光便落在了使团队伍中面容稚嫩却目光沉静的少女身上。
沈追眼中闪过讶异和感慨,快步上前,抱拳道:“春儿小姐,末将沈追,奉国公爷之命镇守朔风,在此迎候小姐。”
春儿落落大方地还了一礼,“沈叔叔辛苦了,晚辈杜知春,奉旨随使团前来学习历练,日后还请您多多指点。”
言行举止间,既有高门贵女的教养,又不失医者的温婉,丝毫没有骄矜之气。
沈追心中暗赞:“不愧是国公爷和夫人的女儿,年纪虽小,气度已是不凡。”
他侧身相请:“周大人,孙大人,春儿小姐,一路辛苦,请入城歇息,府衙已经备下薄宴,为诸位接风洗尘。”
进入朔风城,街道宽阔但略显冷清,建筑朴实,行人多是步履匆匆的士兵或是面色黝黑、衣着简朴的百姓。
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、皮革味和尘土味。
这里的繁华远不及京城一点,却有一种边塞特有的粗犷与坚韧。
接风宴上,春儿安静地坐在下首,细心聆听周明远、孙毅与沈追等人商讨边境形势、狄戎动向以及安抚事宜。
她从他们的对话中,深入地了解了北境局势的复杂与艰难。
翌日,春儿并没有在总兵府中安逸呆着。
她向沈追表明心意,希望可以到伤兵营和城中医馆看看。
沈追略一沉吟,想到李梵娘昔日在此的作为,便点头应允,并且派了两名亲兵随行保护。
朔风城的伤兵营比春儿想象的要简陋许多,但收拾得十分干净。
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血腥气。
一些在之前冲突中负伤的士兵躺在通铺上,有的缺胳膊少腿,有的伤口狰狞,呻吟声不绝于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