庞立薇快速的拿手机记录下来。
关于《金陵十三钗》,张一谋显然也是有野心的,所谓的看片会,就是提前组织的一场看电影的聚会,有的是公司成员,发现电影问题的。
而有的看片会,其实是小型的一场电影评估。
评估这部电影的价值,分别是商业性、艺术性还有得奖的可能等等。
届时不仅会邀请行业内的一些人士、朋友,还有很多影业的同仁、电影节的评审,为的就是商讨出一个参奖的具体方案、影片能不能再其他地区发行。
这一次《金陵十三钗》的看片会,除了这些之外,张一谋还为了审查,还有上面的支持。
因为电影的性质特殊,没有相关部门的力挺,电影要走出国门很难。
海外很抵制这类关于大屠杀事件的影片。
光有公关还是不够的。
再说,张一谋不仅仅只是想让这部电影,在海外上映那么简单,他还想冲击下奥斯卡,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执念。
欧洲三大其实对于他来说,已经是可有可无。
奥斯卡,算是最后的荣光。
而海外电影要申报奥斯卡,在国内个人是没法报的,得以电影局的名义。
看片会,就是为了让电影局吃定心丸的。
毕竟国内申报奥斯卡的数量就一部的名额,每年国产片这么多部,哪怕他张一谋,也得按照规矩办事,不是你有名气就给你,要看影片质量。
当然这一部的数量也不是电影局定的,是奥斯卡对内地影片的一种限制。
一个国家或地区,只能选择一部影片,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评选!
主打的就是一个一视同仁。
所以香江和宝岛,也能有片子送报。
所以港台才会跟内地合作拍片,也算是多了两个名额。
“张导,迪特主席已经跟我打了3次电影,他强烈邀请您参加年初的柏林……”
庞立薇欲言又止。
躺在那的张一谋眼神不由得睁开:“这个老家伙,倒是会打主意!”
迪特·科斯里克!
柏林电影节组委会主席。
他从2001年开始担任柏林影展主席,连任了十八年。
在任期间将柏林电影节从精英化,转向更开放的公众活动,通过增设露天放映、社区影院合作等项目,吸引普通观众参与。
在政治立场上坚持反战、呼吁和平。
在他任内,2003年的柏林金熊授予了反战影片《尘世之间》,以呼应伊x克战争抗议。
在全球合作方面的视野也很开阔,致力于引进更多国际合拍片和好莱坞明星以提升影响力,譬如2010年在勃兰登堡门放映修复版《大都会》,就是标志性事件。
所以,这家伙是最喜欢政治性隐喻的片子,这几乎就是柏林电影节的标记!
柏林=政治!
就是这家伙搞出来的。
所以,《金陵十三钗》参加柏林参选,那简直是再合适不过。
不过,迪特对内地电影人还是非常友好的,也就比威尼斯目前的主席老马稍微差那么一些。
如果说老马是自己人的话,那迪特就是国际友人,非常热衷于推动华人影片。
在他任内华夏电影的表现都颇佳。
比如前两年斩获金熊的王全安《图雅的婚事》、张扬的《落叶归根》被选入“全景”单元。
以及斩获最佳短片银熊奖的陈骏霖的《美》、未来的《地久天长》、《白日焰火》等等。
反观戛纳,应该是华夏影人最难拿奖的一个电影节,已经好多年,华夏内地电影没有任何收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