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维多利亚公主个性安静,在眾多兄弟姐妹中存在感不强,因此二人几乎也没什么交集。
“真让人担心呢。他们没有孩子,如果舅舅真有什么不测,莫雷塔(维多利亚公主的暱称)舅妈一定会很孤单的。。。。。。”
听著路易丝带著忧色的声音,汉斯默默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。
毕竟若是男人倒还好说,可她身为女性又是王族,在这个时代要再觅新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
“嗯?说起来,好像之前和维多利亚公主有关发生过什么事来著。。。。。。”
汉斯脑海里隱隱约约浮现出某个模糊的念头,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。
“算了,想不起来就说明不重要。”
既然他都记不清楚了,那就说明不重要,肯定不是什么大事。
眼下还有成山的重要事务等著他处理,哪有时间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回忆呢。
。。。。。。
“我们必须儘快把那些反动分子赶出海参崴,可为何推进得如此缓慢!”
与此同时,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里,新上任的主人托洛茨基的怒吼迴荡在大殿之中。
原因很简单,战局远不如托洛茨基预想的那般顺利。
“请冷静一点,托洛茨基同志。距离我们开始征討西伯利亚,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。再等等,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。。。。。。”
“你这是什么乐观主义,季诺维也夫同志!都已经过去一个月了,我们连车里雅宾斯克和鄂木斯克都还没拿下!按照原定计划,现在红旗早该在新西伯利亚迎风飘扬了才对!”
但现实是,赤军別说打到西伯利亚的中心城市新西伯利亚,连西西伯利亚都还没走出去。
对刚刚坐上苏维埃俄国最高领袖宝座的托洛茨基而言,这绝不是个值得高兴的消息。
“这还只是开始!此时此刻,否定四月革命、否定马克思列寧主义、妄图推翻革命的敌人正在不断增加!內战拖得越久,对我们越不利,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吗!”
就在不久前,坦波夫的亚歷山大·安东诺夫也举起了叛旗,掀起农民起义。继托洛茨基的赤军、科尔尼洛夫的白军、马赫诺的黑军之后,绿军也加入了这场血与火的內战。
这对本就因白军而焦头烂额的赤军来说,无异於背后又多了一柄刺刀。
“但托洛茨基同志,白军的装备远胜我们,而且还有西方的援助。”
不仅如此,白军虽人数不多,但在最前线,却连坦克和飞机都配备上了。
而反观赤军,连能正常行驶的装甲车都难得一见。
“还有马赫诺的黑军等其他势力,也在四面八方搅局,处处阻碍我们的进军!”
如此局势,別说短期內结束战爭,战爭的长期化几乎已是板上钉钉。
正如已故列寧所忧虑的那样。
“看来必须採取非常手段了。”
然而托洛茨基却无意走列寧的旧路。
像列寧那样妥协?他寧死也不愿。
他的信念,他的自尊,不容许那样做。
因此,托洛茨基决定不循前人之法,而是依照自己的方式,托洛茨基的方式,正面突破眼前的障碍。
“首先是兵力!我们需要比现在更多、更多、更多的兵力!”
“托洛茨基同志,您是说。。。。。。要开始徵兵?”
“没错,布哈林同志。”
至今为止,赤军的主力一直是以布尔什维克的核心支持者,城市工人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