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革命!”
“托洛茨基和布尔什维克,立刻停止战时共產主义!”
1916年12月1日,距离1917年的风暴仅一步之遥。
在波罗的海舰队的母港喀琅施塔得,水兵们怒吼的声音响彻云霄。
那是对汉斯早已预见的无尽內战,以及战时共產主义所引发的饥荒的愤怒吶喊,是对日益加剧的布尔什维克权威主义与官僚主义的深深绝望。
“同志们,我们可是在革命时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啊!”
起义的主导者,斯捷潘·马克西莫维奇·彼得里琴科(cteпa?hmakcn?moвnчПetpnчe?hko)忍无可忍,朝那些终於拿起武器的水兵高声呼喊。
確如他所说,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们在俄国革命之时,正是布尔什维克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。哪怕在四月革命、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斗爭中,他们也毫不犹豫地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。
他们曾深信,列寧和布尔什维克会在共產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下,改变俄罗斯悲惨的现状。正因如此,他们才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。
但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吧。
这是布尔什维克承诺的未来吗?
彼得里琴科与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:绝不是。
“就在上个春天,托洛茨基还信誓旦旦地说,內战会在一瞬间结束。战时共產主义不过是临时措施,很快就会终结!”
可现实呢?红军依旧在伊尔库茨克寸步难行,托洛茨基却將俄罗斯所有的男子统统拖往西伯利亚。而所谓为了给前线提供武器与粮食而实行的战时共產主义,依旧无休止地压榨著人民。
这还不是全部。
革命初期无產阶级自由参与政治的权利已经荡然无存。托洛茨基等人的专制权力日益膨胀,原本用於剷除反革命势力的契卡,如今却將大部分精力用在监视与控制工人、农民身上。
这绝非俄罗斯人民,也绝非喀琅施塔得水兵所梦想的世界。
他们从未希望革命的终点是这样的结局。
“托洛茨基与苏维埃政府必须立即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內战!必须停止战时共產主义,解散正在吞噬俄罗斯的官僚集团,按照苏维埃宪法赋予无產阶级经济与政治自由!”
101看书????????????。??????全手打无错站
革命,必须回到正確的轨道上来。
在一切无法挽回之前,必须將苏维埃引回正途。
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,为的只是这一点。
“我们从未想过要推翻苏维埃。我们所要求的,仅仅是麵包与和平!这是苏维埃宪法赋予我们的自由!”
“让苏维埃政权归还无產阶级!”
“我们要求工人自主权!”
隨著水兵们一腔积蓄的愤怒彻底爆发,现场气氛沸腾如火。彼得里琴科隨即指向冰封海面彼岸的那座庞大城市。
那是昔日的彼得格勒,为了纪念据传被科尔尼洛夫暗杀的列寧,现已改名为列寧格勒。
“同志们,我们去列寧格勒!在我们的诉求被接受之前,在莫斯科履行他们承诺之前,我们绝不会放下武器!”
“呜啊啊啊啊——!!”
在如山洪爆发的吶喊声中,喀琅施塔得的水兵高高举起红旗,宛如海啸一般,朝著列寧格勒推进。
而那座城市,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们的脚步。
。。。。。。
“叛乱?你说这是叛乱?加里寧到底干什么吃的?!”
不久后,喀琅施塔得叛乱的消息便传到了托洛茨基的耳中。
毫无悬念,托洛茨基的反应也如所有人预料的一样——暴怒。
只见托洛茨基愤怒的怒吼声在房间中迴荡,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,就像那些將他描绘成魔鬼的西方宣传画那样,整张脸涨得通红,仿佛下一刻就要喷出火焰与烟雾,他猛拍桌子,满脸怒容,愤怒地咆哮著。
喀琅施塔得叛乱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在托洛茨基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。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,毕竟这次举起武器的,可是在四月革命时期曾一直坚定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喀琅施塔得水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