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,第一份《告全国人民书》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,激起了滔天巨浪;那么,隨后通过各种“非官方渠道”泄露出来的,更为具体的技术路径细节,则无异於向这片本已沸腾的湖水中,倾倒了整整一船的烈性炸药。
事件的引爆点,是香港的一家亲西方报纸,刊登的一篇號称“独家內幕”的深度报导。报导中,以一种看似客观,实则充满了引导性的笔触,“揭露”了“盘古计划”四大工程所选择的,令人匪夷所思的技术方向。
这些“细节”,如同一份份写满了“错误答案”的考卷,被迅速翻译成多国语言,通过电传机,雪片般地飞向了世界各大国的顶尖实验室、企业和情报机构。
然后,全球性的嘲讽与质疑,完成了它们的第二次,也是更猛烈的一次情绪升级。
……
白头鹰之国,全球电气动力公司(ged)总部。
公司ceo,以精明和傲慢著称的商界巨子汤普森先生,正在召开一场紧急的董事会。会议的主题,不是如何应对龙国的挑战,而是如何利用这场“闹剧”,来为自己的公司,谋取最大的商业和声誉利益。
他將那份从香港传真过来的,模糊不清的报纸影印件,投影在巨大的幕布上,用一根银色的长杆,像老师批改差生作业一样,逐条点著。
“先生们,请看『羲和工程。他们选择的技术路径,叫做『多层复合薄膜异质结。根据我们情报部门的初步分析,其主要材料,竟然包含氧化亚铜、硫化鎘,甚至……某种有机染料!上帝啊,氧化亚铜是我们在大学一年级,做最原始的光敏电阻实验时,才会用到的东西!它的光电效应,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!而他们,竟然想用这种『电子垃圾,去实现百分之十五的效率?!”
会议室里,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,此起彼伏的窃笑。
本书首发101??????。?????,提供给你无错章节,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
汤普森的嘴角,勾起一抹残忍的微笑,他指向了下一条。
“再看『风神工程。『仿生柔性叶片?他们声称,叶片可以在强风中,像鸟类的翅膀一样,发生『可控的形变,以此来卸载阵风的衝击。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!可惜,空气动力学不是诗歌!任何一个工程师都知道,对於一个直径百米的巨大结构而言,『柔性就等於『失控,『形变就等於『解体!他们这是在设计风力发电机,还是在设计一个人类歷史上最壮观的,自毁装置?”
笑声,已经不再压抑,变成了公开的,充满了快意的哄堂大笑。
“至於『青龙工程……”汤普森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了夸张的,痛心疾首的表情,“用未经提纯的盐水,作为电解质?用廉价的铁基氧化物,作为催化剂?我的天哪,这是在制氢,还是在加速他们本就可怜的钢铁设备的腐蚀速度?我甚至怀疑,他们唯一的產物,將是大量的氯气和一堆毫无用处的铁锈!”
会议结束时,汤普森发表了一段后来被各大媒体疯狂引用的公开讲话:
“我们原本以为,这是一场龟兔赛跑。但现在看来,我们错了。这根本不是赛跑。这是一只兔子,在看著一只愚蠢的乌龟,不仅走错了方向,甚至还主动把自己的壳给砸了,然后宣称这样可以飞得更快。我们ged公司,不会把宝贵的研发资源,浪费在与『飞行乌龟的竞爭上。我个人建议,龙国的工程师们,或许应该放下手里的项目,先回大学,把《基础材料学》和《工程热力学》,重修一遍。因为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,几乎是教科书里,每一个『错误示范章节的完美集合!”
汤普森的这番话,如同一场狂欢的號角。
a国的媒体,彻底沸腾了。
各种嘲讽龙国技术路线的漫画、短评和“科普”文章,铺天盖地。
一幅流传最广的漫画上,一个瘦骨嶙峋的龙国人,正拿著一根生锈的铁棍,在一个装满了脏水的咸菜缸里使劲地搅,旁边配的文字是:“盘古牌氢能源——味道好极了!”
另一家电视台,甚至製作了一期动画节目,用夸张的特效,模擬了“盘古计划”的失败场景:柔性叶片在风中像麵条一样狂舞,最后把自己拧成了麻;太阳能板在大雨中,表面的有机染料被冲刷得一乾二净,变成了一块块普通的玻璃;万米钻井因为採用了“脉衝破岩”技术,引发了一场滑稽的小型地震,把钻井平台自己给震塌了。
整个西方世界,都沉浸在一种居高临下的,智力优越感爆棚的,愉快的氛围之中。
如果说,第一次的宣言,让国际学术界感到了“困惑”;那么,这一次泄露出的“荒谬”技术路径,则让他们感到了彻底的“失望”,甚至是一丝被愚弄后的愤怒。
上次那份措辞还算克制的《环球科学》,这一次,联合了超过五十名,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院院士、诺贝尔奖得主,联名发表了一封措辞严厉的《致龙国科学院的公开信》。
“……我们怀著沉痛的心情,阅读了近期流传的,关於『盘古计划的技术细节。我们必须指出,这些所谓的『技术路径,已经完全脱离了科学的范畴,进入了『链金术和『永动机的领域。”
“以『仿生柔性叶片为例,其所涉及的流固耦合与动態控制问题,其复杂程度,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,最强大的计算机的模擬能力,更不用说用五十年代的简陋手段去实现了。这並非工程上的挑战,而是数学上的『不可能。”
“以『铁基催化盐水电解为例,其所面临的,是催化剂中毒、电极腐蚀、產物分离等一系列无法逾越的化学难题。选择这条路径,无异於选择了一条通往失败的,最快的捷径。”
“科学,是全人类共同的財富,它有其自身严谨的,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。將政治热情凌驾於科学规律之上,用幻想代替实验,是对科学精神最严重的背叛。我们在此,以同行的身份,郑重呼吁龙国的科学家们,能够回归理性,尊重科学,停止这场將国家资源和民族信誉,都押上去的危险赌博。如果你们確实取得了任何突破性的进展,请按照国际学术界的惯例,公布更严谨的,可重复的实验数据。否则,恕我们直言,你们目前所披露的一切,都更像是一部情节拙劣的科幻小说,而不是一份严肃的科学计划。”
这封公开信,像一柄重锤,彻底击碎了国际社会对“盘古计划”仅存的,一丝幻想。
它几乎给这场爭论,盖棺定了论:“盘古计划”,在科学上,是行不通的。
国內的舆论场,也因为这些“技术细节”的流传,而变得更加波涛汹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