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桃很快端着麻黄汤和银针跑回来。林薇先点燃酒精灯,将银针在火上仔细消毒,然后迅速定位穴位:天突穴(胸骨上窝中央)、膻中穴(两□□连线中点)、肺俞穴(背部第三胸椎旁开一寸半)。她手持银针,手腕轻转,迅速而精准地刺入穴位,每个穴位留针三分,手法干净利落,毫不迟疑。
片刻后,小石头的咳嗽逐渐减轻,呼吸也变得平稳了许多,嘴唇上的紫色调渐渐消退,开始恢复血色。林薇拔出银针,用酒精棉片轻按针孔止血,随后接过春桃递来的麻黄汤,用小勺舀起少许,放在嘴边轻轻吹凉,再缓缓喂入小石头口中:“慢点喝,别急,喝了药就会好。”
起初,小石头还有些抗拒,但喝了几口后,似乎觉得汤药并不难喝,便主动张开嘴巴。一碗汤药喂完后,林薇又用手轻轻拍打小石头的背部,从下往上,以空心掌的方式拍打,帮助他排出气道内的分泌物。约莫一炷香的工夫,小石头终于能够正常呼吸了,他望着林薇,低声说道:“姨姨,不疼了,我想回家。”
“很快就能回家了。”林薇微笑着抚摸他的头,随即取出一个小瓷瓶,里面装有自制的止咳糖浆,递给汉子,“这瓶糖浆你拿回去,每天给孩子喝两次,每次一小勺,用温水送服,三天后孩子就能痊愈。另外,这几天要注意别让孩子受凉,不要吃生冷食物,洗澡时水温也要足够,以防病情反复。”
汉子接过瓷瓶,激动得双腿一软,几乎要跪下磕头。萧景琰连忙扶住他,劝道:“快起来,治病救人是林大夫的分内之事,你好好照顾孩子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“多谢林大夫!多谢萧公子!你们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!”汉子哽咽着说道,抱着小石头,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医馆。
学员们围在一旁,亲眼目睹了整个救治过程,眼中充满了敬佩与震撼。李三郎走上前,望着桌上的银针和麻黄汤,感慨万千地说:“林大夫,您的医术真是精湛无比!刚才孩子情况那么危急,您却如此沉着冷静,既用针又用药,片刻之间便将孩子治愈,我们真是打心眼里佩服您!”
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”林薇笑着说道,“萧公子帮忙固定孩子姿势,安抚孩子情绪,为我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;春桃迅速取来药材和工具,也起到了关键作用。而且,这种溺水后急性支气管炎的救治方法,咱们之前在课堂上也曾讲解过,只是大家未曾遇到过真实病例,今日正好结合实际案例再复习一遍——遇到这种情况,首先要确保患者气道通畅,再根据症状进行针灸和用药。你们以后在安置点遇到类似情况,只要沉着应对,也能妥善处理。”
萧景琰也补充道:“今日的突发情况,对大家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实战学习机会。流民安置点条件艰苦,遇到紧急病症的概率较高,只有平时多加练习、积累经验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,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。”
实操教学结束后,夕阳已然西斜,金色的余晖洒在前院的桂花树上,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学员们并未立刻离开,而是主动留下来整理道具:有人将用过的酒精棉片分类回收,避免污染;有人仔细清洗瓷碟,将草药样本重新分装;还有人协助春桃和阿福收拾长桌,擦拭支架。王二丫还特意将今日学到的薄荷和留兰香的区分方法,写在纸条上,贴在自己的草药包上,以便日后复习。
“林大夫,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。”王二丫收拾完道具,走到林薇身边,手里拿着一株自己采的草药,“这是我昨日在安置点附近的山上采到的,看起来像您讲过的蒲公英,但叶子形状有些不同,我不敢确定,您能帮我看看吗?”
林薇接过草药,仔细观察:叶片呈羽状分裂,边缘带有锯齿,根部有白色乳汁,确实是蒲公英的一种,只是叶片分裂程度比常见的蒲公英更为细密。“这是狭叶蒲公英,和咱们平时见的蒲公英功效相近,都能清热解毒、利尿散结,但狭叶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效果更显著,特别适合用于热毒较重的病症。”她还将草药递给其他学员,“大家都来看看,这就是狭叶蒲公英,以后在山上遇到,就知道它也是一味很有用的草药了。”
萧景琰望着学员们专注学习的神情,对林薇说道:“我已经安排人在安置点开辟了一片两亩的草药园,种植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薄荷、金银花、艾草,以及常见的蒲公英、马齿苋等草药,再过几天就能见到幼苗了。到时可以让学员们轮流去草药园进行打理,观察草药的生长过程,这样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草药的了解,还能为医棚提供新鲜的草药。”
“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!”林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,“我们还可以在草药园里设立木牌,标注每种草药的名称、性味、功效及采收时间,让学员们随时都能学习。等学员们熟练掌握后,还可以教他们如何炮制草药,比如将艾草晒干制成艾条,薄荷提炼成薄荷油,这样不仅能延长草药的保质期,还能丰富医棚的用药种类。”
夕阳完全沉没时,学员们才依依不舍地与林薇、萧景琰告别。春桃端来两碗温热的绿豆汤,笑着说道:“今天学员们学得特别认真,连休息时都在讨论包扎手法和草药特征。王二丫还表示,以后要把学到的医术教给家人,让大家都能自己调理身体。”
林薇接过绿豆汤,轻抿一口,清甜的滋味瞬间驱散了一天的疲惫。她坐在廊下的石凳上,望向萧景琰,轻声说道:“今天多亏了你帮忙,不仅准备了这么好的实操道具,还在救治孩子时出了大力,不然我一个人确实应付不来。”
“能帮到你,我也很开心。”萧景琰注视着她,眼中满是温柔,“你为这个培训班倾注了这么多心血,从编写教材到亲自授课,再到关注每个学员的学习进度,连学员们采的草药都要细心鉴别。这份认真和负责,让我非常敬佩。有你这样的好老师,学员们一定能尽快掌握医术,为流民们带去切实的帮助。”
林薇脸颊微微泛红,低头轻啜着绿豆汤,指尖轻轻摩挲着碗沿。晚风拂过,带来桂花的幽香,两人并肩坐在廊下,虽未多言,却流露出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温馨。林薇忽然觉得,这样的日子尽管忙碌,却异常充实——能将自身医术传授给更多人,能与萧景琰一同为百姓谋福祉,能见证学员们一步步成长,这便是她穿越至此时代,最大的幸运与意义。
夜幕低垂,医馆逐渐归于宁静。林薇躺在床上,手中把玩着那从西市带回的红色风车,风车叶片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。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的种种情景:学员们专注练习的身影、救治小石头时的紧张与顺利、萧景琰耐心指导学员的温情、还有大家共同探讨医术传承的憧憬。
她轻轻合上双眼,嘴角挂着满足的微笑。梦中,她看到安置点的草药园郁郁葱葱,学员们正在园中采摘草药;医棚内,李三郎正为流民包扎伤口,手法娴熟规范;王二丫则正为孩子们讲解草药知识,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。萧景琰站在她身旁,手中拿着一张新的经络图,笑着对她说:“咱们再开几期培训班,让更多人学到医术,好不好?”
林薇微笑着点头,内心洋溢着期待之情。她深知,只要坚持不懈,这个梦想终将成真——越来越多的人将掌握医术,越来越多的流民将摆脱病痛的困扰。而她与萧景琰,也将在传承医术、守护百姓的征途上,携手并肩,坚定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