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人最大的优势除了基建,就是种田。基建自有大国企去操心,种田这件事就好像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天赋。哪怕是在国内种啥啥都活不了的人,去了海外,给个花盆,都能种出菜。
当地人根本没见过的各种新鲜蔬菜,配合着餐馆里一道道精美佳肴,不仅征服了当地恩州人,也让没见过真正美食的老外沉迷。
现在这位刘老板经营了好几家餐馆,玻瓦国所有大城市都有连锁,农庄也是如此,越来越大,不仅给自家餐馆供材,还给玻瓦国顶级的几大食品巨头和超市供货,甚至销售到了周边国家。毕竟周边国家的侨民也逐渐增多,饮食上肯定有需求。
这充分证明了,在国家号召走出去的大战略开始之前,民间早就有不少人成群结队去了海外谋发展。大战略是有充分民意基础的,在这些基础之上设计的内容推行起来也会更容易。
与刘老板见面后,林若妍了解到一个信息,有一家大国企近期要在玻瓦国b省兴建大农场,那个省是现任总统查w斯的家乡所在地。除了科学种田的农业项目之外,还有配套的水利工程以及新乡镇住房计划。
把分散居住的当地人集中到新乡镇,守着大农场工作,也可以搞集中的教育,以及发展食品加工等等产业。房子都是免费配给,国家买单。
过去人们都是东一个村子,西一片房子,来往交通很不方便,居住条件比大城市差远了。这也不能怪当地建筑水平低,由于当地的气候实在是好的很,冬天不冷夏天不热,全年无需被子,躺在树底下过一年,还经常被树上掉下来的开口即食的食物砸到,就没有什么住房需求。
而且他们国境之内已经将近一百年没有地震过了,随便拣点铁皮、塑料布就能搭个遮风避雨的棚子,传承几代不倒,人们也就随遇而安,没有努力的动力。
原本那些发达国家来这里就是去海边大城市旅游度假,哪里管内陆那些穷困人民的死活,自然不会花钱给他们修路盖房搞建设。现在我国要帮着他们发展内陆省的经济,建设农场,居住配套,正规的学校和医院也都要搞起来,当地自然欢迎。
说是新乡镇,其实与冀省xx新城差不多了。从无到有,一两年不止要盖出房子,还要住满了人。建设要快,质量要好,规划必须结合未来的一些产业布局。
林若妍越听越高兴,这不正是她能参与进来的项目么?搞新城的套路她熟悉,大国企搞道路基建、农业和工业,她能不能分包建设一些普通住宅?
在大家的印象中,当地穷困,让直接付货币购买上述工程服务是拿不出有价值的现金的。但是当地产石油和我国稀缺的矿产。有这些资源兑换,我国就可以自带投资过去,用各种技术服务换取资源。
设计的优势
刘老板见林若妍听得兴致勃勃,他也越说越兴起:“举个例子吧,当地石油非常便宜,便宜到什么程度呢,给一辆吉普加满一箱油,你不给现金,只给一瓶矿泉水,人家还要倒找几个硬币给你。所以当地开车的特别多,各种十几年几十年前的车型都能见到,这没有报废汽车一说。当然车大多也是发达国家报废了又当垃圾卖过来的,毕竟油比水便宜。”
林若妍听的咂舌,这么便宜的石油,据说质量还特别高,开采难度比国内小,另外还有很多矿,怪不得接下来几年那么多大国企都奔这里来了。
通过刘老板,林若妍认识了那家在玻瓦国即将大搞建设的国企负责人,表达出了想要带资参与当地建设的意图。
国企那位姓袁的项目负责人惊讶道:“你能出资多少,想要什么回报?”
林若妍这种可不是带资进组拍戏,为求成名不计成本,她是正经做生意,如果谈了一圈无利可图,她也不会贸然搭船。既然袁总开诚布公问了,她和袁总谋划清楚了,双方心中有数,往后才能合作愉快。
林若妍也不说虚的,直接唱高调道:“放眼全球,我国的基建水品一直是领先地位,道桥公路基础设施这种自不必说,住宅方面从设计到建造也有充分的积累。”
“建造方面我相信你说的,设计方面还是发达国家的设计师认同度更高吧?我国很多大城市都是请欧美设计师来做设计。”
林若妍微微一笑:“最近几年我都在做民用房建项目,与许多境外知名设计公司合作,我觉得发达国家的那些设计师做大型有创意的公建更适合,或者是有的依靠小型住宅成名。
他们来国内或者去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搞设计,为的是求名利,肯定不是为了扶贫甘心奉献。他们在海外设计的作品一定要有标志性,设计费却一点不少收,甚至比他们在国内做设计贵好多。如果我们花钱请这种人在玻瓦国做设计,坑的是谁的钱?”
袁总若有所思:“那你的意思呢?”
“我们工程做总包,设计也可以总包,国内的设计院是完全有这个实力的。特别是需要快速建设的标准化多高层住宅,这种我们国内做得非常多,国外反而非常少,从设计到建造都缺乏经验。”
林若妍与国内设计院合作同样也多,尤其住宅方面,国内设计院的进步速度让人刮目相看,她很有信心地说道,
“袁总在那边要搞大基建,配套的新市镇要快速建设好,安置普通家庭,我们在房建这块内容总设计施工都做总包,分包给当地设计院一些设计工作,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的设计院走出去,还可以给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