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临舟也不再纠结于
“这一段会不会显得不够亮眼”,
“这个地方是否容易让评审误解”。
他只是更认真地去听。
去感受每一个音落下时,
自己的呼吸是否自然。
他发现,当不再把它当成考核,
音乐反而变得更像音乐。
不需要再被包装,
也不急着证明。
只是存在着。
就像夜里琴房灯光下,
那些断断续续传出的练习声,
不再是为了赢谁,
而是有人在确认,
自己是否还愿意继续走下去。
这种状态,对他来说,
比任何“评分标准”都更接近真实。
当所有外在目标被暂时抽走之后,
剩下的那部分,才是最真实的自己。
他忽然意识到,
如果说决赛是锋利的、清晰的、单向的
那这几天,
更像一片缓坡。
让他们在真正冲刺之前,
先重新站稳。
重新记起,
自己最初是为什么坐在这里。
不是为了赢。
而是为了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