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是面对另一个人,另一种呼吸。
观众进场时变得缓慢,
像是意识到今晚的音乐不会“直给”,
需要更多耐心。
台上摆了两把椅子,一个谱架,
在某些片段中,
还会多出一支长笛或一把中提琴。
光线也调整了角度,
比前两天低,
专注打在演奏者身上,
而不是打满整个舞台。
江临舟坐的位置靠近侧边,
视线正对着舞台中央。
他发现,
与独奏时不同,
这里的演奏者总会下意识多看对方一眼。
像确认,
也像提醒。
真正的小插曲,是从第二组开始的。
那是一对钢琴和小提琴的组合,
排练了海顿的一段奏鸣曲。
但在即将登场前,
后台忽然传出几句压低的交谈声。
小提琴手握着琴,
站在调音区,
眉头微微皱着。
她弦上的状态不对。
不是明显走音,
而是那种??
只有熟悉自己乐器的人,
才会察觉的微妙变化。
像呼吸卡住一点。
她在后台又试了两个长音。
声音有些漂。
钢琴手停下翻谱的手,
侧过身问她怎么了。
她摇头,
说了一句:
“不是现在能调回来的那种。”
没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