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小说网

皮皮小说网>大哥别卷了,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> 第188章 刻千字文刘备推行简化字求追定求月票(第3页)

第188章 刻千字文刘备推行简化字求追定求月票(第3页)

回到峨眉山居,已是初夏。屋舍依旧简陋,但门前多了几畦菜地,篱笆上爬满牵牛花。邻村孩童常来讨教识字,老人病了也来找他采药。他不再提过往,只教人识草、读书、明理。

某夜雷雨交加,闪电劈中屋后老松,轰然倒地。翌日清晨,村民赶来帮忙清理,却发现树根深处埋有一块石碑,上刻八个大字:

**承命既毁,逆者得生。**

无人知其来历,唯刘珩一眼认出??那是当年金顶残碑的另一半,想必被山洪冲埋于此,今因雷击重现人间。

他命人将碑立于山道入口,旁建一小亭,题曰“醒心”。

自此,峨眉多了一景:每逢春日,总有学子结伴而来,在碑前静坐,或诵诗,或辩论,或默思。有人写下诗句贴于亭柱:

>铜铃虽碎音犹在,

>心灯不灭照幽微。

>莫道孤身行路远,

>万里星火共辉。

十年后,魏晋禅代,天下大乱。洛阳陷落,衣冠南渡,北方群雄并起,皆自称“应劫而生”“赤凰再临”。然而蜀中百姓却不为所动,各县自发组织乡约,选贤任能,修渠垦荒,保境安民。史官惊叹:“巴蜀自守,不迎王师,不附伪朝,独行仁政。”

而逆命书院已成为西南学术中心,门下弟子遍及荆益,更有女子登台讲学,倡言“男女同受教育之权”。

又二十年,刘珩年逾八旬,发如雪,背微驼,仍每日采药、授课、抄书。一日清晨,他对身边侍奉的少年说:“取笔墨来。”

少年奉上纸笔,见他颤巍巍写下一行字:

**我死之后,勿立碑,勿称名,若有人问起,只说是个教书先生。**

写罢,合目静坐,气息渐弱。

窗外,春阳正好,山樱纷飞。

忽闻远处钟声响起,正是逆命书院开学之日。九响悠悠,穿林渡谷,直抵山居。

刘珩唇角微动,似笑非笑,终不动矣。

三日后,山中大雪封径。村民上山探望,只见屋门虚掩,炉火已熄,床榻空寂,唯案上留一手札,封面四字:

**心灯长明**。

翻开第一页,是一首小诗:

>风起昆仑巅,

>一剑断尘缘。

>不求身后祭,

>惟愿炊烟连。

>子孙耕读处,

>春深百花鲜。

>若问英雄骨,

>散作种田烟。

人们遵其遗愿,未建坟茔,未刻碑文。唯有每年清明,无数学子自发前往逆命书院、南中私塾旧址、金顶焚命炉遗迹,插一枝野菊,默念一句:“大哥别卷了,你都卷成汉中祖了。”

笑声中,带着敬意,也带着亲切。

数百年后,大唐开元年间,有学者整理蜀地文献,发现一部残卷,题为《逆命录》,收录刘珩言行、谯周《纪命篇》、费?《无为议》、蒋琬政论及民间童谣数十首。该书流传甚广,影响深远。宰相宋?读后叹曰:“此乃真民本之始也。”

而那口铜钟,历经战火,屡毁屡铸,始终存于蜀中学堂。每逢乱世,必有人鸣钟九响,召集义士,守护一方安宁。

至于“赤凰”之说,早已湮没于史册尘埃。唯有山野之间,春风拂过桑田,铃声仿佛仍在回荡??

不是召唤神明,而是提醒凡人:

你可以不服从命运,

哪怕全世界都说你必须那样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