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努力”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加分项目
有一位48岁的男性来找我咨商。
在诊室听到他说:“我已经不行了。我不知道该以什么为目标活下去。”
这个男人比任何人都要提早上班,第一个打开公司大门,也永远比所有人晚回家,总是最后一个离开,他兢兢业业地持续工作15年。
然而,不知道是不是他努力过头了。自从心肌梗死倒下之后,他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了。
想要再拼一下的时候,心脏就会抗议,也完全失去以前的干劲。在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的状态下,就连上司也说他“没有以前勤劳”。
听到他这么说,我想起在内科实习时遇到的患者和家属。
千禧年(2000年)的冬天。我值班到凌晨两点左右时,一名40岁的患者被送进医院,他意识不清、病况危急。患者是一名肩头宽阔、体格强健的男性。
做头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之后,发现他左脑大范围出血。包含人工呼吸器在内,我们做了各种措施,但是没等到脑外科医师抵达,那名患者就往生了。
和五岁女儿一起赶到医院的太太,精神恍惚地开始说起过世丈夫的事情。
根据太太的说法,患者高中和大学都是橄榄球社的社员,从来没有生过病,整晚熬夜仍然精力充沛。过了一段时间,又听到太太边哭边说:“为什么我老公这么健康还……”我觉得很遗憾,心想:“怎么又……”
我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乍看之下朝气蓬勃的人突然离世的情形并不稀奇。
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这些人一点也不健康,只是身体没办法好好发出“好难受、好痛苦”的警报而已。
我们就拿流感当例子吧。尤其是小孩,很容易出现39。5℃的高热,父母会吓得急忙带小孩去看医生,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担心。
因为高热并不是流感引起的。
身体的本能知道接近40℃的高热可以让病毒失去活性(死亡)。因此,身体发热只是对流感发动正确的免疫反应,刻意变更体温。
也就是说,身体正在运用自己的力量提升体温。
医生其实也知道这一点。
然而,因为患者“想要退烧”,而且也为了避开几万分之一会出现高热引起的昏迷,只好勉强开抗病毒剂和解热剂。
刚才那位患者的状况又是如何呢?我想他应该是对自己的体力很有自信,所以就算身体发出惨叫,仍然过度相信“自己没问题”。
结果,过度自信反而成了回马枪,导致自己枉送性命,所以我才会觉得很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