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了几年,太后驾崩,新帝亦渐老。朝中风气稍缓,民间压抑已久的呼声再度涌动。有人重建书院旧址,虽不敢再挂“守真”之名,却在墙上刻下一联:
>**“此处不说对错,只问真心。”**
横批:**“你还被爱着。”**
与此同时,一本新书悄然流行,名为《市井心录》,内容皆为市井百姓的情感记录,作者署名“无名氏”。但圈内人都知道,那笔迹,分明是苏婉的风格;那结构,是陈砚舟的设计;那收集渠道,正是当年心使们的暗线网络。
而最令人动容的是,书中新增一章,专记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爱:
-一个老兵临终前才告诉儿子:“你娘走后,我每晚都给她留一盏灯。”
-一位老塾师坦承:“我一生未娶,因心中始终住着十年前那个借书的少女。”
-还有一个哑巴铁匠,临死前用手势比划:“我打了一辈子铁,最软的一块,是用来做她发簪的。”
这一章的标题,只有两个字:**“迟语”。**
春去秋来,并蒂莲年年盛开,三色莲花根茎相连,风雨不折。有人说,那是阿枝、柳眠雪与沈知微的灵魂相聚;也有人说,那是所有未能圆满的爱,在另一个世界终于团聚。
直到某年夏日,一名旅人路过此地,见池畔立着一块无字碑,碑前摆着三杯清茶、一碟桂花糕、一封未寄出的信。他好奇拾起信封,只见背面写着:
>“致知微:
>今年的莲花开了。
>我把你说的‘守真’做到了。
>我不后悔,也不遗憾。
>若真有来世,
>我还想做那个雪夜里,为你点灯的人。”
落款只有一个字:**枝。**
旅人久久伫立,最终将信放回原处,取下腰间玉佩,轻轻投入池中。水面涟漪扩散,惊起一对白鹭,振翅飞向远方。
多年以后,这片土地迎来一位女史官。她在编纂《永和实录》时,执意加入一卷《民间情志》,收录数百则普通人的情感往事。宰相大怒,斥其“亵渎正史”。她却昂首答道:
>“若历史只记帝王将相,不录百姓悲欢,则此史何益?
>若文字只能颂功,不能诉情,则此笔何用?
>臣妾愿以微躯抗诏,只为让后人知道??
>这世上,曾有许多人,爱得如此艰难,却又如此美丽。”
皇帝沉默良久,终允刊行。
那一夜,守真书院遗址上空,星光格外明亮。并蒂莲随风轻摆,花瓣微颤,仿佛在回应千年不息的低语:
**“你还被爱着。”**
**“你从未孤单。”**
**“真心,永不消亡。”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