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小说网

皮皮小说网>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> 第2035章 全新目从夯到拉(第3页)

第2035章 全新目从夯到拉(第3页)

“她是第一个。”小女孩轻声说,“也是最后一个想救我们的大人。”

“你说谁?”小星问。

“清静老师。”她转身,平静地看着他们,“她没逃走,也没背叛。她是自愿变成第一口井的容器的。因为她发现,只要有人愿意承受所有声音的重量,其他孩子就能暂时停下。”

阿?震惊:“你怎么知道这些?”

“她把记忆藏在了这首歌里。”小女孩摘下耳机,递过来,“这是我妈妈小时候录的。她说,每个听过的人,都会梦见同一个教室。”

小星接过耳机戴上。

下一秒,他的呼吸停滞。

梦境涌入脑海: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村小学,阳光透过木框窗户洒进来。讲台上站着一位女教师,戴着圆框眼镜,声音温柔。她在教孩子们唱一首新歌,名叫《花儿开》。旋律优美,歌词天真。

可随着歌声进行,教室的地板开始下沉,墙壁向外弯曲,整个空间变成了一口巨大的倒锥形井。学生们仍在欢笑歌唱,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双脚已离地悬浮。而那位老师,身体逐渐透明,最终化作一团声波,沉入井底,成为支撑结构的能量源。

画面最后定格在黑板上一行粉笔字:

>“愿以我声,换尔安宁。”

小星摘下耳机,满脸泪水。
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他哽咽,“清静派最初并不是加害者。他们是第一批反抗者,只是后来被系统吞噬,变成了守护枷锁的人。”

阿?握紧拳头:“所以我们不能只靠摧毁。我们必须提供另一种可能??让愿意发声的人成为桥梁,而不是祭品。”

她们决定不再带走小女孩。

而是邀请她加入重建的归音联盟,作为“自由声源计划”的首位试点成员。条件只有一个:她必须每天录制一段原创歌曲,并通过加密渠道上传至分布式服务器群。这些音频将成为新一代屏蔽场的核心频率,逐步瓦解残存的共情控制系统。

三个月过去。

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发参与进来。有的写诗配乐,有的用打击瓶罐创造节奏,有的甚至将心跳录制成节拍。这些声音虽不完美,却因真实而具备穿透力。每当某一地区响起这类“非标准音频”,当地的异常声场就会出现紊乱,持续时间从几秒延长至数分钟。

更奇妙的是,一些曾患失语症的青少年开始重新说话。医生无法解释原因,只能归结为“群体心理效应”。

但小星知道,那是声音之间的呼应??就像黑暗中彼此摸索的手,终于碰到了对方。

一年后的清明节,他们重返老井村遗址。

阿喃也来了,戴着助听器,虽然她仍听不到高音区,但她坚持要用自己的方式献上一首歌。她站在碑前,轻声唱起童年时母亲哄她入睡的摇篮曲。音准不准,节奏也不稳,可当最后一个音落下时,地面微微震动,井口封印的石板缝隙中,钻出一朵白色小花。

阿?蹲下身,抚摸花瓣,忽然听见风中传来极其细微的回应:

>“我们也想唱歌了……这次,可以唱得难听一点吗?”

她笑了,含泪点头:“当然可以。跑调也没关系。”

那天晚上,全球三千二百一十四名参与者同步开启直播,各自演唱一首完全不同的歌曲。没有统一指令,没有固定旋律,唯一的共同点是??每一首都发自内心。

这场跨越时区的“无序合唱”持续了整整七小时。

第二天,联合国监测中心报告:全球范围内,3。14Hz背景频段首次降至不可检测水平。所有已知的共情基站永久失活,倒悬广播塔的影像从云层中消失。

而在怒江V-7区最深处,一座原本不存在的地图坐标上,卫星拍到了一片新生绿洲。地质学家称那里从未有过水源,可如今溪流潺潺,林木繁茂,中心位置立着一块无名石碑,上面刻着一行小字:

>“此处曾经无声,

>如今终得自由。”

没有人知道是谁立的碑。

但每逢雨季,当地牧民都说,夜里能听见风穿过树林的声音,不像风,倒像是无数孩子在轻轻地、随意地哼着歌。

有的跑调,有的断句,有的唱到一半就笑了起来。

再也不需要整齐划一。

再也不必继续歌唱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