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有:陛下说文考通过的士子,会被任用为百石到四百石的官员。”
“百石到四百石,便大致是地方县衙,辅佐县令治理百姓的小官。”
“但县和县,是不一样的。”
“——关东的县和关中的县不一样,关中的甲县和乙县也不一样。”
“既如此,陛下如何决定该由谁去关东的县、由谁去关中的县,又由谁去关中偏远的小县、由谁,去新丰、蓝田这样的大县呢?”
···
“还有朝中功侯贵戚、文武百官的家中子弟,陛下如果不加以照顾,只怕日后,这文考就会成为朝野内外群起而攻的‘恶政’。”
“这,陛下又该如何······”
对于卫绾所提出的一连串问题,刘胜都给出了悉心的解答。
比如文考的内容,刘胜明确告诉卫绾:并不会以百家典故、先贤事迹为主,而是以更为实用、更具现实意义的考题为主。
比如算术、默写等。
至于德行,自然是有御史大夫去查,并由内史配合。
——汉家,几乎是华夏封建时代历史上,户籍制度最为健全的时代。
在这个皇帝动不动就许下赏赐、爵位的时代,刘胜可以非常自信的拍着胸脯说一句:我老刘家的汉室,绝对没有隐户!
而在如此健全的户籍制度下,差一个人的底细,实在算不上多难的事。
为卫绾的问题次序给出答案之后,刘胜再次将期盼的目光,撒向了老师卫绾。
刘胜仍在期待。
期待卫绾,提出那个自己洗完卫绾提出的担忧。
只可惜,直到最后,卫绾,也没有让刘胜的失望减弱分毫。
准确的说:经过今日一会,刘胜对卫绾,已经是失望透顶······
“既然老师没有意见,那就先这样吧。”
“日色不早,朕也不叨扰老师清静。”
最后道别时,刘胜的语调中,已经带上了明显的淡漠。
但卫绾,也仍只是面呈郁色的起身,对刘胜躬身拜别。
走到侯府大门之外,回过身,看着出来恭送自己的卫绾,刘胜深邃的目光,只久久停留在卫绾那欲言又止的怪异面庞之上。
也就是在这气氛古怪之际,一道自长城北燃起的狼烟,让整座长安城,都陷入了彻底的沉寂之中······
——狼烟起,战火燃。
而北方的狼烟,对于如今的汉家而言,只代表着唯一一种可能性。
“匈奴人······”
这是今天的更新,明天的更新在白天,加更在白天下午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