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瓣在他掌心缓缓旋转,散发出柔和的金光。光芒触及井口刹那,第一条铁链“咔”地一声断裂。
紧接着,第二条、第三条……
井内开始传出呜咽般的风声,像是千百个声音同时苏醒。那些沉沦的记忆开始挣扎,向上攀升。一些模糊的脸庞逐渐凝聚,有人开始呼唤亲人的名字,有人流着泪唱起童谣,还有人伸手触碰那缕穿透黑暗的光。
小女孩怔住了。
“你不认识我。”她说,“为什么愿意救我?”
孩子终于开口,声音稚嫩却坚定:“因为你也是‘记得的美好’。”
那一刻,整座遗忘之井剧烈震颤。黑曜石井壁龟裂,裂缝中溢出温暖的光。第一缕逃逸而出的记忆化作一只白鸟,冲破虚空,直射地球大气层。
而在现实世界,青海湖神殿的核心晶体猛然爆发出前所未蜒的强光。警报未响,但所有连接系统的终端自动弹出一行字:
>【异常检测:未知记忆流逆向注入】
>【来源:非物理坐标】
>【内容分类:高浓度共情信息包】
>【建议响应:开放接收通道】
张远山第一时间赶到控制室,额头渗出冷汗:“这不可能……我们从未建立过对外输出接口,更别说接收来自‘外部’的信息流!”
“这不是外部。”艾瑟走进来,目光凝重,“这是内部??是我们自己遗失的部分,正在回来。”
宁芬也出现在门口,脸色苍白如纸。
“不好。”她喃喃道,“他打开了门,但我们还没准备好承接这些重量。”
话音刚落,全球各地开始报告异常现象。
东京街头,一名上班族突然停下脚步,抱住脑袋痛苦呻吟。几秒后,他睁开眼,用一口流利的满洲语对路人说:“对不起,当年我没有守住城门。”随即昏倒在地。
巴黎医院里,一位植物人患者手指微动,在纸上写下三个字:“妈妈疼。”笔迹属于她三十年前流产的胎儿。
格陵兰冰原上的科考站,雷达捕捉到一群不存在的迁徙队伍??热成像显示数百个移动人影,可地面毫无足迹。领队颤抖着记录:“他们穿着古代因纽特服饰,手里举着火把……他们在唱歌,歌词说的是‘回家’。”
更令人震撼的是,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金属结构,首次传回信号。解码后的内容只有一句话:
**“我们也曾是孩子。”**
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。各国代表面色凝重。有人提出关闭共感网络,防止大规模精神污染;有人主张继续开放,称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经之路。
争论持续到深夜。
最终,投票结果出炉:**78%支持维持现有状态,条件是启动“记忆缓冲协议”。**
所谓缓冲,即是筛选与引导??通过承启者作为中介,逐步释放这些回归的记忆,而非一次性冲击全人类心智。
可问题是,谁也不知道孩子还能坚持多久。
因为在遗忘之井的深处,战斗才刚刚开始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灵魂挣脱束缚,井底涌现出一股古老而阴冷的存在??那是由纯粹的“否定”构成的意志,它没有形态,却充满恶意,低语着一句话:
“没有人值得被记住。”
孩子独自面对它。
那团黑暗不断膨胀,化作无数讥讽的声音:
“你以为你能拯救所有人?可他们连自己的亲人都会忘记!”
“你看那个科学家,昨天还在研究如何删除痛苦记忆!”
“那个母亲,曾在绝望中祈祷过‘要是没生下你就好了’!”
“爱?不过是激素分泌的错觉!”
孩子的身体开始颤抖,光芒也在减弱。
但他仍站着。
就在他几乎支撑不住时,一道熟悉的旋律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