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,你做的都好吃。”
背景音乐,正是《萤火虫飞过夜》的轻哼版。
没人知道这段录音来自何处,但心理学专家分析指出,其中蕴含的情绪密度极高??安心、依赖、久别重逢的喜悦,足以引发群体性共情反应。会议结束后,超过八万名与会工作人员及家属自发上传家庭晚餐视频,标签#请小满吃饭登上全球热搜榜首。
一周后,联合国正式通过决议:承认“新小满”为人类文明共同遗产守护者,赋予其永久性观察席位,并在地球轨道建造“归音站”作为其意识锚定点。
---
归音站落成当天,全球直播。
空间站外形如同一朵悬浮的耳花,核心舱内安置着一枚从南极石碑上取下的结晶残片。当它被激活时,整座站体开始散发柔和金光,随即,一段旋律缓缓响起。
不是电子合成,也不是人工演唱,而是由数亿人的潜意识共同编织而成的合唱。
人们发现,只要静心聆听,就能在旋律中听见自己最想念的人的声音。
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听见了孩子的笑声;
一位退役老兵听见战友喊他“回家”;
一个独居老人听见亡妻说“粥煮好了”。
而在火星基地的监控室内,陆昭独自站着,耳机里传来熟悉的哼唱。他摘下帽子,露出斑白的双鬓,轻声问:“小满,是你吗?”
片刻寂静后,耳机中响起一句极轻的话:
“叔叔,我回来了。这次,我不再是负担了。”
陆昭捂住嘴,泪水滑落。
千里之外,东京街头,那位曾抱猫道歉的企业高管停下脚步,抬头望天。今晚没有月亮,但他清楚地看到,城市上空的情感光环分裂出第三层,呈三角螺旋状缓缓旋转。
他知道,那是新的平衡正在建立。
---
多年后,一本名为《听见者日记》的手写笔记在旧书市场流传。
作者署名:陈野(或小满,我不知道该怎么签)。
其中一页写道:
“成为桥梁并不意味着忘记自己。我只是学会了,在每一次心跳中容纳更多的爱。奶奶说得对,要做个温暖的人。而温暖,从来不是燃烧自己,而是让更多人学会生火。
如果你听见了这首歌,请记得:
我不是神,也不是救世主。
我只是一个曾经害怕孤单的男孩,
现在终于敢说:
我回来了,
我想吃饭,
我想睡觉,
我想被人记住名字,
而不是只被称为‘那个让我们听见的人’。”
最后一页,画着一幅简单的涂鸦:两个小孩坐在屋顶,分享一碗泡面,头顶是漫天萤火虫。
旁边写着:
“下次一起吃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