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小说网

皮皮小说网>穿成阿甄那些年[三国] > 丫鬟(第1页)

丫鬟(第1页)

初十这天,袁府新到了一批丫鬟。

就像菜场里半死不活却恭候拣选的河鲜,个个垂着脑袋,绷直了背,站在邺侯夫人刘氏的庭院前,闷声不响,只待她老人家过目。

恰逢三公子过来给母亲问安,鲜衣郎君步履轻快,仿佛一阵撒着金粉的腻风。

“这是?”他心思活泛,向廊下的侍婢碧峤多问了句嘴。

“回三公子的话,东庭人手不太够,管事的又采买了些丫头,正等着夫人指教训话。”对方说着,边掀起了竹帘,请公子入内。

刘氏刚打发走儿媳与妾室,颇躁心,点上了沉香安神,又见爱子定省孜孜,不由蔼然含笑,吩咐翠峦重新沏了新茶,再多添几道糕饼。

邺侯女君都偏爱此子的原因近乎相同,一是模样生得俊俏,酷似袁本初年少,而今人到中年,夫妇俩情欲殆尽,得过且过,他便成了两位相爱过的最好证据。

其二嘛,袁尚嘴乖,难听点说是巧言令色,可试问,谁会反感自家小辈讲些无伤大雅的奉承话呢,何况他不止言语上讨好,还总能付诸行动,孝心拳拳,日月可鉴。

“阿母今日身子可还康健?”

“好多了。”刘氏说,“尚儿来得巧也不巧,你两位嫂嫂刚从我这说完话回去,就前后脚的功夫。”

“孩儿也瞧见了她们,”袁尚答,“不过离得甚远,怕是大声问安,也听不见。”

想来无奈,只那远远一瞥就给他认出了季蘅的身影。

怪他眼神太好?还是记恨太深?或许都有吧。

刘氏笑了笑:“她们方才与我,还说起你的婚事,你大嫂看上了渤海田氏的三娘子,小字唤作禅仪,模样我记不真切了,但那田家倒也算冀州一大士族。”

“阿母以为如何?”

相比待字闺中的小女郎,刘氏似乎对渤海那个地方感触更深,久久,喟叹道:“说来,当年你阿父弃官反董,咱们从雒阳正好退避至渤海,那段日子固然艰难,却也珍贵,一家人清贫自守,和和美美的……”

于她而言,在渤海的生活,自是极好的。那些年岁,夫妻尚且算得上琴瑟和鸣,孕育二子,袁绍忙于招兵买马,宿夫人之流都还未进府。

可袁尚不以为然,没有半点追念,担惊受怕的日子实在不想再过一遍了。他望着茶盏,忽然有点好奇:“那二嫂又怎么说?”

刘氏从回忆中清醒,笑答:“甄儿自持,在我跟前就是个闷葫芦,什么都依着我们的好,还能怎么说。”

是吗?

可甄季蘅在自家小叔子面前怎么像个一烧就响的爆竹,恨不得把人直接轰死。

袁尚轻蔑地撇了下嘴角,然后不慌不忙道:“孩儿的婚事全由父母做主,您二位选定的,便是天底下最好的。”

闻此,刘氏甚舒心:“你呀,就是孝顺,比那两个不争气的兄长听话多了!”

当年与袁谭还没有明面闹翻,处于假惺惺互演的阶段,刘氏虚与委蛇,替他张罗了几桩婚事,结果都不妥帖,全给驳回了,原是人家早就看中了文氏女,偏不与这个继母通气,故意让她白忙活;两人虽非亲生,竟假模假式到一块去了。

轮着二儿子袁熙,便有些太过坦诚,心里眼里只那个甄家女郎,其余一概油盐不进,刘氏半句话插不上嘴,除了沉默,就是塞心。

“阿母自然紧着你好,天底下的好女郎多着呢,萝里拣瓜,挑花了眼,不必发急,总要多找找,多看看。”

话都说到这地步,再深入讨论就没意思了,袁尚清了清嗓子,该他开始表演诉苦了。

“方才提及二嫂,孩儿有桩心事一直憋着,怪难受的。”

“什么事啊?”刘氏总无条件地给他台阶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