黛玉还礼:"琤表哥怎么来了?"
"听闻表妹今日来宁国公府做客,我正好休沐,便想着来见见表妹。"贾琤的声音低沉温和,"表妹身子可还吃得消?"
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在两人之间,黛玉抬头对上贾琤关切的目光,心中一暖:"多谢琤表哥挂念,我很好。"
两人并肩向花厅走去,贾琤刻意放慢脚步配合黛玉的节奏。一阵风吹过,几片桂花飘落在黛玉肩头。贾琤下意识伸手想为她拂去,却在半空中停住,转为指向远处的亭子:"玥妹妹说在那里备了茶点让我们带回去。"
黛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,嘴角微微上扬。这样小心翼翼的体贴,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人心动。
第199章第199章(微修)【VIP】
与此同时,荣国公府内却是一片阴云密布。
史太君靠在罗汉床上,脸色阴沉得可怕。王氏站在一旁,手里捧着一碗参汤,小心翼翼地劝道:"老太太别气坏了身子,喝口参汤吧。"
"喝什么喝!"史太君一把推开王氏的手,碗中汤汁溅出,洒在王氏杏黄色的裙摆上,"林如海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!我荣国公府养了他女儿L这么多年,他倒好,一声不吭就把黛玉许给了宁国公府的贾琤!这不是打我的脸吗?"
王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,面上却做出愁苦状:"老太太息怒。林姑爷或许是觉得黛玉年纪大了,急着定下亲事"
"放屁!"史太君罕见地爆了粗口,"他分明是防着我!怕我把黛玉许给宝玉!"她喘着粗气,额上青筋暴起,"我早该看出来的,自从林如海回京,就不让黛玉常来荣国公府,还说什么女儿L大了该学着管家,全是借口!"
王氏心中暗喜。她一直担心史太君执意要让宝玉娶黛玉,如今木已成舟,倒是解了她的心头大患。但表面上,她还得顺着史太君的意思:"老太太,或许还有转圜余地?毕竟只是口头约定,还未正式下聘"
史太君冷笑一声:"你当林如海是什么人?他既然公开宣布,就是铁了心。这个女婿,我算是白培养了!"她忽然想起什么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"去,把宝玉叫来。"
王氏心头一紧:"老太太,宝玉这几日正在用功读书,说是要准备明年"
"读什么书!"史太君拍案而起,"王氏,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。现在黛玉没指望了,你就一心想让宝玉娶你那个外甥女宝钗是不是?我告诉你,只要我不同意,这事就成不了!"
王氏脸色煞白:"媳妇不敢!"
史太君疲惫地摆摆手:"罢了罢了,你下去吧。我一个人静静。"
王氏退下后,史太君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,脸上的皱纹在烛光下显得更深了。她喃喃自语:"好一个林如海好一个林如海"
窗外,秋风扫落叶,仿佛也在为这场闹剧叹息。
风卷着几片落叶扫过荣禧堂前的石阶,二太太王氏扶着金钏儿L的手腕,缓步走下台阶。她今日穿了件靛青色对襟褂子,领口绣着精致的缠枝纹,衬得她面色愈发肃穆。
"太太慢些。"金钏儿L轻声提醒,却被王氏甩开了手。
"我还没老到要人搀扶的地步。"王氏语气冷淡,目光却飘向远处。方才在老太太房中听到的消息仍在耳边回响——林黛玉与宁国公府的贾琤定亲了。
这个消息本该让她松一口气。黛玉那丫头,自打进府就与宝玉亲近,整日里诗词唱和,眉来眼去,没个大家闺秀的样子。如今定了亲,宝玉也该死心了。可老太太那态度
王氏攥紧了手中的帕子。老太太提起这门亲事时十分不满,左不过是林家定下林丫头的亲事,没经过她同意。还想着让黛玉和宝玉配做一对,那个病秧子也配!
更可气的是,当她试探着提起宝钗时,老太太立刻冷了脸。如今林丫头没了指望,还想着把史家丫头接来,也不看看史湘云一介孤女怎么配的上宝玉,老太太也是老糊涂了!
想到这里,王氏气的胸口一阵发闷。老太太哪里是看不上宝钗,分明是看不上自己选中的人!她那个外甥女,商户出身怎么了?薛家虽是皇商,可也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,宝钗又端庄大方,比那个病恹恹的林黛玉和天煞孤星的史湘云强多了!
"太太,您脸色不好,要不要回房歇歇?"银钏儿L捧着斗篷追上来。
王氏摆摆手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"姐姐!怎么走得这样急?"
王氏回头,见薛太太带着同喜、同贵两个丫鬟快步走来。薛太太今日穿了件绛紫色缎面夹袄,发髻上的金凤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脸上堆着亲切的笑容。
"妹妹来了。"王氏勉强扯出一丝笑意,"正巧我有事与你说。"
两人进了王氏的院子,丫鬟们上了茶点后便被挥退。薛太太见姐姐神色不对,关切地问道:"姐姐这是怎么了?可是老太太那边"
了当,"宁国公府的贾琤。"
薛太太手中的茶盏一颤,险些洒出茶水不是还小吗?"
"十六了,不小了。"王氏冷笑,"老太太都做不得主。听说是林姑爷定下的,两家连信物都换过了。"
薛太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人家,贾琤又是三房嫡长子,虽说是续弦,,膝下亦没有子嗣,本人得皇家看中,年纪轻轻就位居正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宝钗,虽说是金陵数一数二的闺秀,可到底
"妹妹别多想。"王氏看出她的心思,拍了拍她的手,"宝玉的婚事,自然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说了才算。老太太年纪大了,如何能越俎代庖。"
薛太太眼中闪过一丝希
"我只认宝钗做儿L媳。"王氏斩钉截铁,"宝玉那孩子糊涂,整日里和那些丫头们厮混,是该有个稳重的人管管他了。宝钗知书达理,又懂得持家,正是合适的人选。"
薛太太心头一热,却又迟疑道:"可老太太那边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