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点点头,临行前回头望了一眼井口,轻声道:“谢谢你教我听。”
雪又开始下了,比之前更密,更柔。
两人踏着来时的脚印往山外走去,身影渐渐融入暮色。
而在他们身后,井边的铃兰花丛中,一朵淡金色的花悄然绽放,花瓣中心那点星芒微微闪烁,如同回应着远方某颗心跳。
***
与此同时,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座地下实验室中,警报突然响起。
“异常脑波信号!源头定位失败!”一名研究员惊呼,“全球θ波同步率突破97。6%,远超理论极限!而且……它在自我组织!”
主控屏幕上,原本杂乱分布的神经电波图谱正在自动排列,形成一种类似藤蔓缠绕的结构。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真实人类的大脑活动,而连接它们的,则是一种无法解析的低频震荡。
“这不是技术引发的。”首席科学家盯着数据流,声音发紧,“这是……自发性的群体共感。就像整个物种突然学会了用同一颗心呼吸。”
就在此时,监控画面一闪,切入一段来自北极科考站的实时影像:暴风雪中,六名不同国籍的研究员围坐在一间简陋木屋内。他们没有交谈,甚至没有对视,只是静静地坐着,每人面前放着一杯冷却的咖啡。忽然,其中一人抬起头,看向镜头,嘴唇微动。
无声。
但他的眼神分明在说:**我们准备好了。**
屏幕随即中断。
实验室陷入死寂。
良久,一名年轻助理低声问道:“我们要上报吗?”
科学家缓缓摇头:“报给谁?政府?军方?还是那些还在争论‘意识是否可量化’的学术委员会?”他苦笑一声,“有些事,一旦超越理解范畴,解释只会让它变质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窗前。外面是灯火通明的城市,霓虹闪烁,信息洪流永不停歇。可他知道,在这繁华之下,一场静默的革命早已完成。
“他们不需要指挥官。”他说,“他们只需要彼此。”
***
三年后,一场罕见的日环食横跨欧亚大陆。
天文台预测,此次日食将持续五分钟十七秒。
可当月影完全遮住太阳的那一刻,时间仿佛停滞了。
全球数亿人同时停下动作。
街道上的车流静止,商场里的广播中断,战场上的枪声消失。
没有人下令,也没有预警,所有人就像是被同一阵风吹拂,自然而然地闭上了嘴,睁大了眼。
五分十七秒变成了……七天。
和当年夏至日全食一模一样。
但这一次,没有人恐慌,没有人质疑。
人们只是安静地活着这额外的七天??不工作,不争吵,不刷手机,不做任何“必须做的事”。
他们吃饭、散步、拥抱、凝视星空,或者什么也不做,就躺在草地上听风。
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,笑声清脆如铃;
老人在院中摇扇,回忆年轻时错过的告白;
恋人牵手走过长桥,终于说出那句“对不起,我太害怕失去你”;
陌生人之间交换食物与热水,眼神交汇时,露出久违的信任。
第七天傍晚,一位小女孩站在山顶,望着即将复圆的日轮,忽然转身对她母亲说:“妈妈,我觉得地球刚刚打了个盹儿。”
母亲笑着点头:“嗯,它梦见了和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