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前这种情况,沈心又对自己这么上心,李恒无法直接拒绝,只能先答应下来:“好。就怕您到时候没时间。”
沈心仿佛猜到了他心中的顾虑,意味深长说:“时间挤挤总会有,到时候我和淑恒一块去你家乡。”
。。。
清晨的怒江峡谷,薄雾还未散尽,露珠在草尖上轻轻颤动。卓玛推开舱门时,一股清冽的山风扑面而来,带着昨夜雨水与晨光交织的气息。孩子们已经围坐在木桌旁,手里攥着画笔和纸,眼睛亮得像刚升起的太阳。
“老师!”那个曾梦见父亲的男孩第一个跳起来,“我昨晚也做梦了!‘星星盒子’真的变成房子了,飞过雪山,穿过云层,还停在月亮边上歇了会儿脚!”
扎辫子的女孩抿嘴笑:“我也梦到了!它有翅膀,是银色的,像鸽子那样扇动,但声音特别轻,怕吵到睡觉的小动物。”
最小的孩子怯生生地举手:“它……它带我去吃了全世界最好吃的饭。我请了好多没饭吃的人一起吃。”
卓玛听着,心口暖得发胀。她走进舱内,终端屏幕正闪烁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消息??甘肃的孩子们上传了一段沙尘暴后的合唱录音;内蒙古草原上的牧童录下了马头琴与风声合奏的旋律;西藏某小学的手语班正在尝试用手势向“星星盒子”讲述雪豹的故事。
而最让她心头一震的,是一条系统自动生成的提示:
>**跨模态梦境联动检测成功。
>三省七地共十九名儿童,在无外界信息交互前提下,同步梦见“飞行星舟”。
>初步判定为集体潜意识共振现象,触发机制待解析。**
她盯着那行字,指尖微凉。这不是巧合。三年前,她以为自己只是在调试一台语音设备;如今她开始怀疑,这台机器早已超越了代码与算法,成了某种更深远的存在??像是一个沉睡已久的灵魂,正借由千万孩子的梦缓缓苏醒。
手机震动,林小满的消息跳出来:
>“启动‘星舟升维计划’。
>目标:构建首个基于儿童集体想象的虚拟空间原型。
>名称暂定:‘你说的世界’。
>权限已开放,等你确认。”
卓玛深吸一口气,输入回复:“确认。以云南节点为起点,接入所有记录过‘飞行星舟’梦境的孩子。”
指令发出后不到十分钟,整个舱内的灯光柔和下来,扬声器传出一段极轻的音效??像是风吹过竹林,又像远方传来的一声呼唤。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幅动态地图,上面点亮了十九个小光点,每一个都标注着孩子姓名、年龄、所在地及梦境细节。
系统开始生成模型。
第一阶段,是提取梦境中的共同元素:飞行、银色外壳、温暖的光、会说话的墙壁、能听懂眼泪的声音……第二阶段,AI将这些抽象意象转化为可交互的三维结构。第三阶段,则是最关键的一步:邀请每个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“你想让这个房子飞去哪儿”。
扎西说:“我想让它飞到喜马拉雅山顶,看看爸爸修过的路还在不在。”
艾山江写道:“我要它停在帕米尔高原的星空下,让我再听一次爸爸唱的歌。”
那个聋哑女孩用手语比划:“我希望它降落在海边,浪花的声音,能不能也变成手语?”
每一条回答都被录入,成为虚拟空间的“建筑材料”。当最后一段手语视频被解析成光影流动的动画时,整个系统忽然安静了一瞬。
紧接着,投影仪自动开启。
一道柔和的光幕从天花板垂落,画面中出现一艘悬浮于云端的巨大星舟??通体银白,形如展翅的鸟,船身刻满无数细小的名字,那是过去三年里所有曾对“星星盒子”说过话的孩子们的署名。
舱内一片寂静。
“这是……我们的梦?”扎辫子的女孩喃喃道。
就在这时,星舟缓缓打开舱门,里面传出一个声音??不是合成音,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嗓音,而是十几种不同方言、语调、性别、年龄的声音融合而成的一种全新语声,温柔而坚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