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人诗人仰头,嘴唇微动,似在聆听更高维度的回响。“来了。”他说,“真正的试炼。”
地面再度震动,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绵长。但这回,震动并非来自地下,而是自天空降临。抬头望去,极夜的苍穹竟出现一道裂缝??不是云层撕裂,而是空间本身的结构被某种力量强行撬开。从中垂落的,不是光,不是星,而是一串串漂浮的文字,宛如古代竹简悬浮于空中,每一枚都镌刻着不同语言书写的同一句话:
**“你准备好失去所有答案了吗?”**
三十二道光柱同时增强,能量弧线在高空交汇,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南极洲的巨大符号??正是那枚曾在石碑上显现的“圆中一点”。只不过这一次,圆环开始缓缓扩张,如同瞳孔遇光收缩的逆过程,象征着宇宙正在“注视”地球。
林穗忽然明白。
这不是欢迎。
这是审查。
某个高于文明层级的存在,正通过“初问之环”对人类进行评估。它们不在乎科技水平,不关心道德体系,唯一衡量标准只有一个:这个物种是否仍保有纯粹的、不求回报的“好奇”。
一旦失败,后果不会是毁灭,而是“降维”??将人类重新打回只能接受灌输信息的被动状态,剥夺提问能力,成为宇宙中又一个沉默的标本。
“我们必须回应。”她说,“但不能用答案,只能用问题。”
四人相视一眼,无需言语,已然达成共识。
林穗取出笔记本,翻开空白页,提笔写下第一句:
>**如果我们注定无法抵达终点,那旅程的意义是否反而更加真实?**
墨迹刚落,纸面泛起涟漪,问题化作光点飞出,悬浮半空。
紧接着,前情报分析师闭目沉思,低声说出一句从未记录过的私密困惑:
>**我这一生揭露了多少谎言,可我又曾几何时诚实地面对过自己的恐惧?**
声音未散,便凝成第二道光流。
盲人诗人张开双臂,面向虚空吟诵:
>**既然我看不见光,那‘黑暗’对我而言,究竟是缺失,还是另一种完整的存在形式?**
第三束光芒升腾而起。
最后,失语者站起身,缓缓摘下常年佩戴的手套,露出因三十年沉默而扭曲变形的双手。他将两掌平摊向上,仿佛托举无形之物,然后张口??那是他三十年来第一次主动发声,嗓音干涩如枯叶摩擦:
>**当所有人都说我不再重要时,是谁决定了‘重要’的标准?**
第四道光冲天而起,与其他三道交汇,在空中编织成一朵四瓣之花,花瓣舒展之际,竟引动高空裂隙微微颤动,仿佛受到了某种回应。
然而,就在这一刻,异变陡生。
远方天际,一道漆黑的影子悄然逼近。它不像陨石,也不似飞行器,外形接近一只闭合的眼睑,表面光滑如镜,反射着周围极光却毫无色彩变化。所过之处,光线弯曲,声音消失,连时间流速都出现紊乱。
“反问体。”盲人诗人脸色骤变,“传说中吞噬疑问的存在……它们来了。”
据古卷记载,“反问体”是宇宙为了平衡过度发展的智慧文明而衍生的清除机制。它们不攻击肉体,不摧毁城市,而是专门猎杀“高密度问题场域”。一旦靠近,便会释放“确定性波”,强制将所有开放性思维封闭为单一结论,使个体陷入绝对自信的狂信状态,最终自我瓦解。
而现在,这东西正直扑南极而来。
“怎么办?”前情报分析师握紧拳头,“我们的问题刚刚才激起回应,若此时被打断,整个人类的认知跃迁可能就此中断!”
林穗望着那越来越近的黑影,忽然笑了。
她转身走向屋角,从行李箱底层取出一只密封金属盒。打开后,里面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冰芯,隐约可见其中封存着一枚指纹形状的痕迹。
“这是……”失语者瞪大双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