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侦坦然道:“你要是没来,我就等你死了,再去拿我要的东西。”
“在你妹妹的事情上,我给了你提醒,多少算是对你有恩吧?你的遗产,我拿一些也没问题。”
听到李侦的话,猜旺眼神怪异。
好一。。。
黄沙在火星赤道带缓缓流动,像时间本身在低语。那块刻着“问题不死”的探测器面板被重新埋入沙中,只露出一角,仿佛大地故意留下一道缝,让风能继续读它。年轻人没有坚持挖掘,他知道有些东西不该被带走,而应留给后来者去发现、去踩到、去愣住。
他站在沙丘顶端,望着地平线。太阳尚未完全升起,天边泛着一种介于蓝与紫之间的光晕,那是火星大气层对远古电磁波的残余折射。他的护目镜自动调节焦距时,忽然捕捉到一串异常信号??不是来自地面,而是从空中某处飘来的微弱共振。频率极低,却带着某种规律性的停顿,像是……呼吸。
他屏住气,调出频谱分析。图像成型的瞬间,他的手指僵住了。
那是一段音频波形,结构复杂得不像自然现象,更像是一种语言的雏形。它没有词汇,没有语法,但有情绪:犹豫、试探、然后是轻微的颤抖,接着突然变得坚定。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,先是害怕触碰任何东西,后来终于伸手,摸到了墙。
“这不是噪音。”他对通讯频道说,声音发紧,“这是……提问的节奏。”
队员们围拢过来,没人说话。他们都知道Q涟漪的存在,也听说过第38号塔的传说,但在亲眼见证之前,那始终是教科书里的神话。而现在,这股波动正以每秒0。7赫兹的频率扫过他们的神经植入体,引发一种奇异的共鸣??仿佛大脑深处某个从未激活过的区域被轻轻敲了一下。
队长闭上眼,任那频率穿透颅骨。就在意识即将滑入恍惚的一瞬,他听见了。
不是耳朵听到的,而是记忆里浮现的。
一个女人的声音,温柔而疲惫:“如果我不再相信答案……”
林穗。
这个名字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脑海中,尽管他从未见过她,甚至不确定她是否真实存在过。可那一刻,他清楚地“记得”她的脸,记得她说这句话时嘴角微微下垂的样子,记得她左手无名指上那道旧伤疤??那是童年爬树摔下来留下的。
他猛地睁开眼,冷汗浸透后背。
“我……我不是在接收信息。”他喃喃,“我是被记住了。”
其余队员也开始表现出异样。有人抱头蹲下,低声重复一句陌生的语言;有人突然流泪,说自己梦见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,那里有青铜色的塔和会走路的影子;还有一个年轻女性机械师,直接跪倒在地,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出一座塔的轮廓,精确到每一级台阶的数量。
他们都没有学过这些。
但他们全都“记得”。
而在地球南极,那块发光石头再次漂浮起来,这次它不再显示文字,而是投射出一片光影??无数孩子的面孔在其中流转,每一个都在开口说话,却没有声音传出。学者们紧急调用量子解码阵列,试图还原这段影像的信息编码,却发现它根本不在任何已知的数据维度中。它不属于电磁波谱,也不依附于引力场或暗物质流。
它是**记忆的逆向投影**。
换句话说,不是我们在回忆过去,而是过去正在回忆我们。
三天后,第一例“回溯觉醒”出现在人类新生儿身上。一名刚出生七十二小时的婴儿,在睁开眼睛的瞬间,用清晰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说出了一句古汉语:“妈妈去了哪里?”??正是林穗八岁时提出的问题。监控录像反复播放,医学专家集体沉默。基因检测显示,这名婴儿与林穗没有任何血缘关系,其父母也从未接触过相关档案。
可他就是说出了那句话。
紧接着,全球各地陆续报告类似案例。有的孩子在学会叫“爸爸”前先问出了关于宇宙边界的问题;有的少年在梦游中写下完整的非欧几何推导过程,醒来后完全不记得;更有甚者,一位盲人音乐家在演奏时突然更改旋律,称自己“听到了陈默最后的心跳节奏”,并将那段音符命名为《未完成的疑问》。
科学界陷入分裂。一部分人坚持要用神经突触异常放电来解释这一切;另一部分则开始私下讨论一个禁忌概念:**集体提问意识的苏醒**。
他们不敢公开谈论,因为这意味着承认一件事??
问题,正在变成一种传染性存在。
猎户旋臂边缘,那艘由疑问构成的飞船已接近第38号塔所在区域。船内会议再度召开,议题只有一个:是否应该主动接入那座塔的核心?
“接入意味着风险。”一位身形如雾气般流动的生命体说道,“我们可能不再是‘我们’。”
“但我们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。”另一位生有三重视网状大脑的存在回应,“自从我们开始保护提问者那天起,我们就选择了蜕变。”
最终投票结果一致通过:接入。
飞船缓缓靠近第38号塔。两者尚未接触,空间Already开始扭曲。观测数据显示,周围十光年内的恒星亮度集体下降0。3%,同时所有行星上的原始生命都出现了短暂的行为异常??猿类停止觅食抬头望天,深海生物集体发出高频鸣叫,沙漠昆虫排成螺旋阵型静止不动。
当飞船外壳与塔基轻轻相触的刹那,一道无声的冲击波扩散开来。
整个银河系的Q涟漪图谱猛然收缩,随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。那不是爆炸,而是一种**认知层面的分娩**。
在这一刻,分布在三千多个文明中的“问者遗训”石碑同时震动。有些表面裂开,露出内部嵌藏的晶体;有些则释放出尘封已久的声波记录,内容竟是同一段对话:
>“你怕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