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明簌一时啼笑皆非,半晌,沉沉呼出一口气,让自己冷静下来。
反正也是要和离的,还纠结这些做什么,他舀了一瓢水,将火浇灭。
那厢,武宁侯回到与妻子的院子,丫鬟上前解了外袍,挂在架子上,他穿着一身便装在桌案前坐下。
“齐评事走了?”
侯夫人倒了一杯茶,问道。
“走了。”武宁侯说:“是个挺谦逊的后生,就是家世不太好。”
武宁侯听人说过齐韫,一般人遇上家中落难的大事,不说一蹶不振,也要消沉好几年,然而,那青年担起满门兴衰,一边读书,一边照顾长辈,拉扯弟妹,功课也没落下,还能一举考中,这般意志,非常人能敌,是个很出色的青年。
所以即便家世差一些也没关系,武宁侯曾经听同僚们谈论,想要去齐家说媒一事。
“对了,阿徵信中所说之事,你怎么想的?”
侯夫人突然冷不丁问道。
“这……”武宁侯眼皮跳了跳,“当初毕竟是我们薛府狭恩图报,让子猗娶了瑛娘,如今不过数月,又让他们和离,会不会有些太强势了,惹人闲话?”
“可阿徵信中说得也没错,若他们感情不和,这婚事,岂不是要困住瑛瑛一生,当初,她原本就是不想嫁的。”
侯夫人想到薛瑛刚落水时,醒来后得知婚事,哭天抢地,还险些想不开轻生,若非他们来得快,那剪子怕是已经插进胸口了。
一想到这件事她便后怕。
“可我看他们现在不也挺好的。”武宁侯不太想让他们和离,他虽宠着薛瑛,但也不能任她无法无天,和离后又不知闹出什么样的事,侯府不可能永远都为她兜底。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侯夫人嗔怪道:“我当时就不愿让他们成婚,是你们为了侯府的名声非要逼瑛瑛下嫁!阿徵信里说得又没错,我瞧着瑛瑛都瘦了……”
武宁侯无奈道:“都你宠坏的,丝毫不顾及族中体面。”
话虽然这么说,但他还是犹豫地道:“过几日,我问问子猗的意思,他若也想和离,那、那我便做主,认他为义子,也不算亏待了他。”
侯夫人“嗯”了一声,过了许久,她似乎想起什么,踌躇片刻,说道:“夫君,你有没有觉得,子猗,他长得很像你。”
武宁侯惊诧转身,“你说什么?”
侯夫人抬起目光,手里绞着帕子,“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过,玉淑提过好几次了,我想着,好像是有一些。”
玉淑是徐夫人的闺名,她过去来侯府做客时说过几次,后来徐家的掌家权回到大房手里,徐夫人事务繁忙,就不大来薛府了。
“瑛瑛,长得不像咱们。”
侯夫人声音很轻,抬眸,看他一眼。
武宁侯本来以为她只是随口一提,薛瑛确实长得与他们不像,建安公主性子温婉,长相也温婉,武宁侯是文质彬彬的书生,只能说是清俊。
但薛瑛相貌娇媚,眉眼,鼻子,嘴,没有一处与他们相似的。
他神色沉静下来,缓缓坐下,看向妻子。
“你记不记得,十几年前,曾经有个在薛府做工的婢女?后来因为盗窃府中财物,被老夫人赶出去了。”
武宁侯想了想,问道:“李氏是不是?”
侯夫人点点头。
李氏是从烟花之地逃出来的,模样纤媚,倒在侯府后门时带着一身的伤,老夫人心善,替她赎了身,让她在侯府留下,做了个端茶递水的婢女,甚至做主,让她嫁给了侯府的家仆,薛府的主子待下人宽厚,只要不犯下大错,是不会被赶出去的。
只可惜李氏命苦,少时被人牙子倒卖,流落秦楼楚馆,成婚后没多久,丈夫又摔死了,那时她才刚刚怀上身孕。
老夫人看她可怜,还叫嬷嬷给她拿了好些银子。
没想到李氏是个黑心的,偷了侯府许多财物,被老夫人抓到现行,念在她怀着孩子的份上,再加上当时,建安公主也刚被诊出有身孕,老夫人不想造孽,便没有按照规矩将李氏发卖,而是将她赶出去了。
再然后,薛府的人就没有再见过她。
侯夫人怀着身孕时,武宁侯遭政敌打压,险些获抄家之罪,侯夫人被送到永兴寺暂避风头,那时她的月份已经很大了,身边也没什么人,在大雨夜仓促产子。
“这么多年,其实我一直没和你们说过,在永兴寺时,我心神不宁,求签也总是凶,那签语当时觉得吓人,可现在回想,却一句都不记得了,夫君,生下瑛瑛那日,我好像看到了李氏。”
侯夫人喃喃说道,一双秀眉微蹙,声音轻得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走。
“她在永兴寺?”
“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