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天,我们不是来庆祝胜利的。我们是来承认失败的??承认我们曾懦弱,曾逃避,曾亲手埋葬真相。但我们也在这里宣告:从今往后,不再有‘应当忘记’的过去。哪怕痛彻心扉,也要记住。因为唯有记住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;唯有记住,死者才真正安息。”
话音落下,全场齐诵《记忆誓词》。亿万声音汇成一股精神洪流,冲破大气层,直抵高维空间。那一刻,整个地球仿佛化作一颗跳动的心脏,每一次搏动都在呐喊:**我还记得!**
与此同时,在遥远星域,那颗刚收到陈砚警示的类地行星上,一位少女正坐在废墟般的图书馆中,翻阅泛黄的手稿。她的眼角挂着泪,手中握着一支锈笔,一笔一划抄写着已被删除百年的战争日记。而在她头顶的夜空,第一颗星星悄然亮起,宛如回应。
回到终南山,仪式接近尾声。皇帝亲自点燃“长明忆灯”,火焰呈幽蓝色,燃烧时不发热,却让所有人感到内心温暖。就在灯火升腾之际,主省心井猛然震动,金纹暴涨千丈,竟在空中凝成一道巨大虚影??
是陈砚。
不是少年模样,也不是神?姿态,而是无数形象的叠加:有时是提灯前行的旅人,有时是伏案疾书的学者,有时是跪地恸哭的凡夫,有时又是仰望星空的孩童。他的声音并非来自一处,而是从每个人心底响起:
>“你们问我,为什么要记住?
>因为遗忘不会带来和平,只会孕育新的暴政。
>因为幸福若建立在谎言之上,终将崩塌。
>我走过的路很长,见过太多文明在‘安宁’的名义下自我毁灭。
>但现在,我看到了希望??不是因为我回来了,
>而是因为,你们终于愿意留下来面对黑暗。”
光影渐散,唯余一句低语萦绕不去:
>“下次相见,或许我不再需要回来。”
人群久久伫立,无人离去。直到深夜,仍有无数人围坐在井边,低声诉说那些尘封往事。有老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如何举报邻居以求自保;有女子坦白曾因恐惧而否认爱人身份致其被害;更有孩子拉着父母的手问:“爸爸妈妈,你们有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?”
这些话语,曾经被视为禁忌,如今却被接纳、倾听、记录。
而在科学院深处,陆沉独自守在观测台前。屏幕上,银河外缘的信号突然中断,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全新信息。它不再是《忆真经》的内容,而是一串坐标,指向宇宙某处尚未发现的星团。下方还附有一行小字:
>**源头之地,尚存残碑。欲知一切,请循光而来。**
陆沉怔住,随即苦笑:“他还嫌不够乱么……”
但他眼中,却燃起了久违的光芒。
数日后,朝廷正式成立“溯光司”,专责研究跨文明记忆传播现象,并筹建星际航行计划。首批志愿者名单中,赫然写着陆沉的名字。柳如眉未报名,但她将《拾忆录》交予溯光司,附言:“带上它。也许在某个世界,也有人正等待这本书。”
春天来临时,终南山的雪融了。碑前新栽下一株桃树,据说是用陈砚故居旁的老根嫁接而成。每逢风起,花瓣纷飞如雨,落在“昭明先生”碑上,又滑落至泥土之中。
一个春夜里,柳如眉再次独坐忆堂。月光透过窗棂,照在空荡的案几上。她忽然听见轻微的脚步声,回头望去,却什么也没有。只在桌角,多了一支竹刀??锈迹斑斑,刀柄缠着褪色红绳,正是当年陈砚随身之物。
她伸手触碰,刹那间,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:未来的某一天,一艘银白色飞船穿越虫洞,降落在陌生星球;一群异族生物围着篝火,聆听地球使者讲述“执灯者”的故事;而在极远的宇宙尽头,一座由记忆碎片构筑的宫殿缓缓开启大门,门楣上刻着八个字:
>**还源归真,万念皆醒。**
她笑了。
窗外,桃树正抽出嫩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