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刻,整片海域再次泛起幽蓝光芒。
澄心池水逆流而上,形成一条光之桥,自海底直通天际。忆心木枝叶摇曳,所有名字同时发亮,如同星辰共鸣。
人们纷纷驻足仰望,心中浮现同一个念头:
**她没有走。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。**
知微站在忆学堂屋顶,看着这一切,忽然明白了母亲临终前为何笑得那样欢喜。原来死亡并非终点,而是一次温柔的回归??就像溪流汇入江河,江河奔向大海,最终蒸发为云,再化作雨,落回人间。
她取出那本《此刻》,翻开最后一页。原本淡到几乎看不见的“谢谢你,记得回来”,如今清晰如新,且下方多了一行陌生笔迹:
>“这一次,请替我好好看看这个世界。”
她合上书,轻轻贴在胸口,低声应道:“好。”
数日后,一场奇异的现象发生在整个江湖。
许多曾服食过“忘忧丹”或接受过“清梦洗魂”的人,开始陆续恢复零星记忆。但与以往不同的是,他们不再痛苦,不再恐惧,反而感到一种奇异的轻盈。
一位曾亲手斩杀同门的剑客,在梦中重新经历那夜血案,醒来后痛哭失声,却对身边妻子说:“我要去一趟终南山,给那些人烧炷香。”
一名曾被迫嫁给仇人的女子,某日突然记起少女时代暗恋过的书生模样,便独自前往当年私会的梅园,坐在老树下整整一日,最后笑着说:“原来你也喜欢梅花啊。”
更有人干脆辞去职务,背着行囊踏上旅途,说:“我想去看看念真走过的路。”
江湖并未因此动荡。相反,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悄然蔓延。各大门派取消了“守忆堂”,改为“观心阁”;少林寺方丈宣布废除“锁魂功”,改修“觉今禅”;就连一向严苛的清梦司残余势力,也在一夜之间集体失踪,只留下一面铜镜,镜背上刻着四个字:
**照见本来**
这一年冬天,第一场雪落下时,忆学堂举办了一场特别仪式。
没有悼词,没有追思,只有一群孩子围着忆心木跳舞,唱着那首古老的童谣:
>“星落海角,月照归桥,
>风不起处,魂亦逍遥……”
歌声传得很远,越过山岭,穿过密林,抵达每一个曾听过这个名字的地方。
而在某个偏僻山村,一间简陋茅屋内,一位老妇人正哄孙子入睡。她轻拍着他,哼着不成调的小曲。孩子忽然睁眼,问:“奶奶,你会讲故事吗?”
老妇人笑了:“我会讲一个关于忘记的故事。”
“那……忘记不好吗?”
“不好也不坏。”她抚摸孩子的额头,“就像睡觉,是为了醒来。忘记,有时候也是为了更好地记住??记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事。”
孩子点点头,安心闭眼。
窗外,雪花静静飘落。
屋檐下挂着一串风铃,是用碎瓷片串成的,风吹过时,发出清脆声响,像是谁在低语:
>我曾在牢笼中哭泣,
>如今我在风里唱歌。
>若你听见,请不必寻找。
>因为我已不在过去,也不在未来。
>我就在你呼吸的这一刻。
>这就是永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