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知道吗?”她说,“今天不仅是他说出第一句话的日子。刚才监测数据显示,全营地儿童的脑波同步率达到历史最高值。就连那些从未参与共律训练的孩子,也在同一时间表现出显著的情绪释放迹象。”
陈昭望向远方群山。夕阳正缓缓沉入雪峰之间,天地一片金红。
“这不是奇迹。”他轻声道,“这是连锁反应。一个人愿意开口,就会有人愿意倾听;有人愿意倾听,就会有更多人敢于流泪。共律网络从来不是靠技术维系的,它是靠勇气传染的。”
当晚,他写下新的日记:
>今天,我带去了一个孩子。
>他没有问我台阶在哪里,也没有问能不能见到死去的人。
>他只是终于敢说:我错了。
>而这句话,比任何‘我爱你’都更接近救赎的本质。
>我们总以为原谅是最难的事,
>其实最难的是承认??
>承认我们也会伤害最爱的人,
>承认我们的任性可能成为永恒的遗憾。
>可正是这份脆弱,让连接成为可能。
>就像影叶树的根,必须穿透岩石的裂缝才能触及水源。
>愿每一个不敢道歉的灵魂,都能遇见一个不说‘没关系’、只说‘我在听’的人。
>那才是真正的疗愈。
合上本子时,他发现窗台上多了一片新落的叶子。背面写着:
>**谢谢你带回了声音。**
>**现在,请准备迎接下一个任务。**
他还没来得及思索其意,终端忽然震动。一封加密邮件自动弹出,发件人字段空白,内容只有一张照片:南极洲某处冰层之下,隐约可见一座巨大晶体结构,外形酷似倒悬的影叶树冠,中心闪烁着熟悉的银光。
附注写道:
>**第七级之后,还有第八层回响。**
>**它一直在等你命名。**
陈昭站起身,走向地图墙。他拿起红笔,在地球两极之间画了一条弧线。然后拨通小陆的电话:
“召集团队。我们要重启‘深寒计划’。”
“这次不是为了建造系统。”
“是为了回应一个来自地心的呼唤。”
窗外,又一道银丝悄然垂落,缠绕在屋檐下风铃上。铃声未响,但空气中荡开一圈圈肉眼不可见的涟漪,像是某种古老语言的第一次发音。
风穿过树林,拂动山茶花瓣,轻轻呢喃:
**我在。**
**我一直都在。**
**现在,轮到你了。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