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这是?”
书案旁放着裴桓的长枪,而他本人却拿着一根小小的绣花针,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感。
裴桓抬眸,“你的衣裳被树枝刮破了,我帮你补好了。”
他说罢将衣裳摊开,丝毫看不出来缝补的痕迹,“快穿上吧,夜里凉,我做了一些边关的菜色,不知道你爱不爱吃。”
裴朔:“……”
他以为的裴桓,常年驻守边关,肯定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,而眼前的裴桓完美的继承了裴大人的美貌,身材更是宽肩窄腰,只是常年风霜刀剑确实有几分沧桑。
说罢裴桓便端着饭菜上了桌,昏黄的灯光下,简单的四菜一汤摆的整整齐齐,裴桓还贴心地筷子给他放好,又递了毛巾示意他擦手。
虽然很贴心,但是——
这人浑身透露着一种淡淡的人夫感是怎么回事?
他不仅会缝补衣服,还会煮醒酒汤,还会做饭??还做得这么好吃。
他可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,战能扛得起霸王枪,居家又能捏得了绣花针。裴朔愿称之为绝世佳婿。
“那个……”裴朔咬着筷子,“你为什么会缝衣服?”
这个时代的男人没有几个能拿绣花针的吧,甚至以此为耻。
裴桓淡淡道:“我常在边关,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做,所以练就了这些本事。”
裴朔恍然大悟。
难怪裴大人死活要把他儿子弄回来,那地方风沙漫天,条件艰苦,单看裴桓这一身的生存技能就能看出裴大人得多心疼了。
“对了,听凌儿说你喜欢金玉之物,今日原本要上街给你买些礼物,但正好碰到了你酒醉没买成,我这里只剩下些金瓜子你拿着玩吧。”
那荷包沉甸甸的,少说要有一斤,裴朔打开荷包金灿灿的差点儿晃瞎他的眼,他迅速将荷包系在腰上,“这怎么好意思呢,哥哥~”
裴桓:“……”
凌儿说的真对。
“听父亲说多亏你上奏陛下,我才能从边关回来。”
他和裴朔先前并未见过,只在信中闻过其名,月刊小报也是如雷贯耳,而且今日回京后父亲一直在他耳边说裴朔的事,裴凌也叽叽喳喳地说,今日得见裴朔,他心里喜爱,已经认下了这个弟弟。
不多时,外头吵吵嚷嚷多了裴凌的声音,“二哥,二哥!大哥,二哥在你这吗?”
他一进来看见裴桓就开始嚷嚷,待看到裴朔时眼前就是一亮,“二哥,你快看看我新练的字可有你的几分风范?”
他一屁股坐在裴朔旁边期待地看着他,裴朔扶额,他之前装逼装过头,现在裴凌已经完全变成他的脑残粉了。那么多名师大家的字帖不练,非要抓着他的字来练习。
他看着那字,也确实和他的字迹很像了,于是由衷地给出了一个评价,“写的很好。”
裴凌这才喜笑颜开,“我近日正写一篇文章呢,准备明年后科举下场试一试水,二哥有空帮我指点一二。”
他说着要拉着裴朔走。
裴桓适时咳嗽一声。
“大哥?”裴凌这才意识到旁边还有一个人坐着,“二哥还没吃饭?正好我也没吃,一起吃吧。”
裴朔:“……”
这俩兄弟脑子都有点什么。
就在俩人争执时,外头突然有人传话来,“老爷唤二爷去书房。”
第65章
裴政书房
裴朔推开门就见裴政正在油灯下手里拿着几张最新的月刊小报观摩,手边是一叠信笺,他的眉头紧紧皱起,待见裴朔进来才有几分舒展。
“你怎么知道太子在磁州?”
裴朔靠近他,指了指其中一篇小报上的文字,这上面写着“天家盛宴,上元灯火”辞藻华丽,用词夸张,大肆描写了上元夜那场与民同乐的灯宴,以极其夸张的笔力将皇家的富贵奢靡展示的淋漓尽致。
“天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,灾民挨饿受寒,而京城天子随手一挥就是他们几辈子的口粮,那些流民中不乏有识字者,如此不平衡的一杆秤种在心底早晚要爆发的。”
裴政了然,为君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灾民受困可京内却是歌舞升平,太子殿下前往赈灾却也夜夜笙歌,那些灾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自然是内心不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