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衡笑道:“他是你老子,他肯定瞒着你。”
外头元宵蹲在门口,两只手堵着耳朵,听着他俩把裴政的家事也拿出来絮叨了一遍,最后又开始骂工部那边偷工减料,满朝文武没一个逃过他俩的嘴。
求求你们别骂了。
第116章
隔日,粮食清点完毕,霍衡也该走了,临走前还顺走了一大包特产蝗虫,扬言要给他们军中的兄弟们尝尝。
裴朔想了想,又给他塞了两包,反正他们这的蝗虫数不胜数,等过了这个季节再想吃可就没有了。
于是,裴朔趁此东风在月刊小报上发表:蝗虫,又名蚂蚱,油炸炙烤可食之,口齿留香,大将军霍成深爱之,日食三斤,配以美酒,可斩敌军万人。
他甚至还请了豫州最有名的画师给他的油炸蝗虫画了像,在他的《蝗虫食论》下做了插图,作为月刊小报的东家,他的食论瞬间占据头版。
因其新奇,加之裴朔妙笔生花,再加上霍成这个代言人,油炸蝗虫一时间席卷北祈,就连身在京城的王嫣也写信来托他带一批蝗虫去,想在月桂楼加一道新菜。
裴朔干脆又在豫州贴出告示,正式采购蝗虫,再由官府卖往其他州郡酒楼,以此盈利,豫州百姓捕捉蝗虫热度再次高涨,甚至腰间荷包都鼓了起来。
有戏言称:蝗虫闻裴大人而丧胆,连夜逃之,裴大人折扇轻点,诛蝗虫九族。
崔怀站在街头,依稀记起裴朔刚来时的豫州,整个街头只有死一样的寂静,百姓饿得没有力气说话,横尸遍野,不过两个月的光景,豫州恢复了活人的活气儿。
街头酒楼饭店新盖,孩童吃饱了有力气在街上跑着玩儿,姑娘们也有心气儿戴着花裁了漂亮的裙子,蝗虫被消杀干净。
十月初,正是秋收的季节。
虽然蝗虫过境,蚕食庄稼,但好在消杀及时,还留存部分粮食,再加上霍衡带来的粮食,足够豫州等到下一次的春收。
裴朔走的那天,豫州百姓自发相送,原本他是叫刘彰瞒住的,结果不知谁走漏了消息,万人空巷来送裴朔。
老者拄着拐杖握住裴朔的手,老泪纵横,“裴大人,多亏了裴大人,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入了土。”
裴朔笑笑,反握住他,“您啊,得活一百岁呢。”
“裴大人!”
“裴大人这是我们自家种的菜。”
“这是我们家的鸭子下的鸭蛋。”
“还有我家姑娘绣的荷包。”
裴朔的马车被人塞了满满一车的东西,直到再也塞不下,全是乡亲们的心意,如今豫州也不差这几口吃的,他干脆来者不拒。
裴朔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对劲的东西,猛地回头,“荷包就不必了吧,在下已有家室,我娘子要打死我的。”
众人哄堂大笑。
目送裴朔的马车离开,等崔怀再掀开帘子看时,却见豫州老小以刘彰为首,在城门口跪了许久。
于是,崔怀在小本本上写道:恩师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,乃仙人也。
只有裴朔双眸紧闭。
呜呜呜,眼睛要尿尿了。
憋住!
武兴十六年,十月
裴朔治蝗有功,特迁四品兵部尚书左丞兼户部郎中。
武兴十七年,三月
裴朔进献的神**,第一批制造完毕,发往边疆,破获南梁十万大军,帝大为赞赏,连升两级。
随后一年里,大抵是武兴帝年老脑子不够用,身边又多是早年间被他宠信的贪官佞臣,小事叽叽歪歪,大事屁都不放一个,朝中犹如大厦将倾无可用之人,而裴朔大包大揽地替他解决了所有的难题,连晋三级,一跃为天子宠臣。
武兴十七年,八月
皇帝病重卧榻。
同时,因黄河水患久治难消,裴朔上书请求调李观来治水,然而李观病重难行,只递上了请辞的折子和一封治水之论,自此辞官归隐。
武兴十八年,二月
裴朔迁任户部尚书,掌管天下财政,公主府门庭若市,不拘一格广纳天下寒士揽为门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