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七点半,一辆军绿色吉普车准时停在了王黎家院门口。她穿着王嫂子帮忙改好的、最接近这个时代审美的藏蓝色列宁装,头发规规矩矩地扎成低马尾,手里攥着那个装着“小抄”的笔记本,像个第一天上学的小学生,既紧张又兴奋。
“王黎同志,早!”驾驶座上的年轻士兵利落地敬了个礼,“我是小张,负责接送您。”
“早,张同志,麻烦您了。”王黎笑着回应。
车子驶入一个戒备森严的院落,三层高的灰砖小楼被茂密的梧桐树环绕,门口站着两个持枪哨兵。小张出示了证件,又指了指王黎,哨兵才放行。
“王黎同志,这边请。”小张引着她走向主楼,一路上遇到的科研人员都对她投来好奇而热切的目光。
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几号人,清一色的白大褂,年龄从三十多到六七十不等。见她进来,所有人齐刷刷地站起来,掌声雷动!
“欢迎王黎同志!”为首的一位白发老者激动地迎上来,握住她的手用力摇晃,“我是研究所所长老周!您能来真是太好了!我们对您带来的‘大疆’无人机已经进行了初步拆解研究,实在是……叹为观止!叹为观止啊!”
王黎被这阵仗吓得不轻,只能干笑着点头:“周所长好,各位同志好。我……我就是来学习的,什么都不懂……”
“太谦虚了!”一位戴着厚镜片的中年女研究员热切地说,“能参与这么前沿的项目,您肯定有独到之处!”
“对对对!”其他人纷纷附和,眼神炽热得像要把她烧穿。
王黎额头开始冒汗。完了,这帮科学家怕不是把她当成藏拙的隐形大佬了!
简单的欢迎仪式后,周所长亲自带她参观了实验室。那架“大疆”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透明玻璃柜中,周围环绕着各种测量仪器。几个研究员正围着它记录数据,时不时发出惊叹。
“王黎同志,”周所长指着无人机,眼睛闪闪发亮,“我们有很多问题想请教您!”
王黎咽了口唾沫,硬着头皮点头:“您说……”
接下来的场面,堪称“文科生的地狱模式”。
“这无人机的复合材料是怎么做到这么轻又这么坚固的?”一位材料学专家率先发难,手里举着一小块从机臂上取下的样品,“我们做了初步测试,强度堪比钢铁,重量却只有三分之一!”
“呃,这个……”王黎手心冒汗,紧紧握住口袋里的小抄,“好像是……碳纤维?加……某种树脂?”她声音越来越小。
“碳纤维?!”老专家猛地拔高音调,眼镜都滑到了鼻尖,“您确定?这工艺……这工艺我们连实验室阶段都还没突破啊!”
“这得领先我们多少年啊?”
王黎无法解释。
还没等她找补,另一个电子工程专家又抛来问题:“遥控器与无人机的最远控制距离能达到几千米,这到底是如何实现的?我们测试了它的信号发射模块,完全无法理解其编码方式!”
“还、还行吧……”王黎干笑,“可能……用了特殊的……跳频技术?”她绞尽脑汁回忆前世看过的科普文章。
“跳频?!在这么小的体积里?!”电子专家倒吸一口凉气。
“王黎同志!”又一位工程师挤过来,“这飞行控制系统是如何确保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的?我们尝试复制它的算法,但连基础架构都无法理解!”
“还、还有视觉定位系统!”一个年轻研究员激动地插话,“它怎么能做到精准悬停的?这完全违背了现有空气动力学原理!”
“锂电池容量2000多毫安?!这能量密度太离谱了!”
问题如狂风暴雨般砸来,王黎被轰得头晕眼花,手里的“小抄”早已被汗水浸湿,愣是一个字都不敢往外掏——这些科学家的问题个个直指核心技术,她就算有小抄也难以回答!
“我……我真的不太懂技术……”王黎欲哭无泪,“我就是个操作员……”
周所长拍拍她的肩膀,“没关系,您慢慢想,想到什么再说。来,我给您安排了个办公位,您随时可以过来观察研究进展。”
王黎如蒙大赦,赶紧躲到那个为她准备的角落里。一整天,她就像个吉祥物一样,看着那群科学家围着无人机抓耳挠腮,时而激烈争论,时而抱头苦思。每当有人投来期待的目光,她就报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。
原来这世上只拿钱不干活的工作,也不好干啊!
好不容易熬到下班,小张又准时出现在研究所门口。回家的路上,王黎瘫在后座,感觉比当年连续加班三天做年终汇报还累。
晚饭后,等两个孩子睡下,她立刻翻出小抄和笔记本,开始整理今天遇到的问题。
她审视着那些技术难题,突然有了灵感。
“不能直接给答案,但可以……引导!”她眼睛一亮,“比如碳纤维,就说是‘碳元素组成的特殊轻量化复合材料’,让他们自己去摸索!电池可以说是锂聚合物高密度电池……!”
她越写越兴奋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。没错,她不需要提供完整的技术路线,但只要在关键节点给出一点点提示,就能让这些顶尖科学家少走无数弯路!
“让‘大疆’在60年代起飞……”王黎轻声念着笔记本上的目标,嘴角微微上扬,“也许,真的可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