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请转告您的孩子:你说出的每一个字,都在为未来铺路。不必怕。
经查,该短信系统当日并无对外发送记录。
一个月后,全国人大常委会低调通过一项修订案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》新增条款规定,公民有权申请查阅涉及自身及直系亲属的重大历史事件档案,除涉及国家安全外,相关部门应在六十日内予以答复。
法案通过当天,国家档案馆门前排起长队。第一位申请人是一位白发老太太,她递上一份泛黄的死亡证明,申请调取丈夫1967年“畏罪自杀”案的全部卷宗。工作人员输入编号查询,系统自动弹出提示:
>该档案已于今日凌晨03:17被匿名解密,全文存入公共数据库,编号Y-1967-0412。
老人泪流满面,喃喃道:“老头子,你等到了。”
而在千里之外的沙洲,那口古井迎来了第一百个清明节。村民们不再献灯,而是每人带来一页写满心里话的纸,投入井中。纸张遇水即溶,墨迹却在水中悬浮,交织成一片流动的文字云,宛如星河倒灌。
赵承绪站在井边,抱着熟睡的孙子。陈砚舟走来,轻声问:“你觉得这一切会有终点吗?”
“没有。”赵承绪望着水面,“但它会有回音。”
话音落下,井中忽然升起一团雾气,凝聚成人形轮廓,模模糊糊,似僧似俗,似古似今。它嘴唇微动,未发声,却让在场每个人都听见了一句心语:
>**谢谢你们,终于肯说了。**
随后,雾气散去,井水归于澄澈。
第二天,全球主要城市的地铁站、公交屏幕、商场广告牌,不分时段地插播了一段十秒视频:
画面是一口井,井底微光闪烁。字幕逐行浮现:
>曾经,他们试图封住你的嘴。
>后来,他们害怕你的眼睛。
>现在,他们挡不住你的心。
>因为??
>**你说不说?**
视频结尾无出品方,无版权声明,唯有井水倒映星空的画面,持续三秒,然后恢复正常广告。
没有人知道是谁投放的。
但所有人都记得,自己曾经沉默过。
多年以后,历史学家回顾这段时期,称之为“第九井纪元”的开端??不是革命,不是战争,而是一场静默却不可逆的言语解放运动。它没有领袖,没有纲领,只有一句反复回荡的诘问,在每个人的良知深处激起涟漪:
>**你说不说?**
而那口位于沙洲的古井,至今仍静静伫立。
每逢雨夜,附近的居民都说能听见井中有低语,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诉说。
孩子们不再害怕,反而喜欢趴在井沿听故事。
有时,他们会突然笑起来,说:“井里的人叫我名字了!”
赵承绪活到九十六岁,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:“我没说完的,留给你们说。”
葬礼那天,井水一夜沸腾,蒸腾的雾气在空中形成七个大字,持续整整一个小时:
>**他说了。我们都听见了。**
自此之后,再无人试图封锁真相。
因为大家终于明白:
真正的历史,从来不写在纸上。
它流淌在每一次开口的勇气里,
藏在每一双愿意倾听的眼睛中,
并在每一颗不甘沉默的心底,
生生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