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小说网

皮皮小说网>今天毁灭大宋了吗? >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祂征服之路继续日本必灭之(第1页)

第一百四十八章 祂征服之路继续日本必灭之(第1页)

“若是真的有神,”赵焱起身,负手来到窗前,眸光深邃,“目的何在?”

心中那份重活一世的兴奋早已消散。

取而代之的,则是对那让自己重生的力量,姑且被称为“神”的存在的疑惑!

“看来,这。。。

雪落无声,却压弯了茶馆门前那株老梅的枝头。觉岸法师推开窗,看见井口覆了一层薄冰,像一面蒙尘的镜,映不出天光。他披衣而出,以竹帚轻扫石阶积雪,动作缓慢而庄重,仿佛在拂拭某位故人的遗容。

三日来,沙洲静得出奇。没有脚步声,没有言语,连风都像是学会了噤声。陈砚舟走后,茶馆闭门未开,唯有匾额上“人人皆井,处处可言”八字,夜夜泛出微光,如呼吸般明灭。昨夜子时,有守夜渔民路过,称见井中升起一道青雾,凝成一行字悬于半空:

>“话已出口,魂不归途。”

今晨,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,照在井沿那道细缝上。清水依旧缓缓流淌,顺着门槛蜿蜒而去,仿佛从未停止。觉岸蹲下身,伸手触水,指尖微颤??水竟温热,如同血脉仍在流动。

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。

不是一人,是许多人的脚步,踏雪而来,轻却坚定。他回头,看见十几名村民立于雪地中,手中捧着各式物件:一本用油纸包好的账本、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、一卷发黄的胶片、一张折叠整齐的布告。最前头是一位白发老太太,拄着拐杖,怀里抱着个木匣,上面刻着“林氏家谱”四字,边缘已被摩挲得发亮。

“我们来了。”她说,声音沙哑却清晰,“陈先生说了,我们也该说。”

觉岸合掌,低首。

老太太走上前,将木匣轻轻放在井边石台上。她颤抖着手打开锁扣,取出一叠泛黄的信纸,每一封都盖着红色火漆印,写着“绝密”二字。她抽出第一封,展开朗读,声音不大,却穿透雪幕:

>“1968年冬,县革委会下令清查‘反动学术权威’。我丈夫林正南,水利工程师,因提出‘水库应兼顾生态平衡’被定为右倾分子。批斗会上,他被打断三根肋骨,仍高呼:‘我说的是真话!’当晚死于看守所。尸体送回时,胸口贴着一张纸条:‘畏罪自杀’。我不敢哭,不敢埋,只能按组织要求火化。但我偷偷留下他的眼镜和这张设计图……今天,我把它们交出来。我说了。”

她念完,将信纸折好,投入井中。纸未沉,反而浮于水面,墨迹晕开,化作一行小字:

>**林正南,生于1935年,卒于1968年12月24日。其志在水,其声在风。**

接着是第二人。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,从铁皮盒里取出一盘磁带,标签上写着:“1974年五一劳动节,市广播站实录”。

“这是我父亲录的。”他说,“他是广播员,那天直播庆典,突然插入一段紧急通知:‘全体注意,禁止喧哗,立即解散。’后来才知道,是上面发现有人举标语牌。我爸没播那句话,他把录音机调到了最大音量,放起了《黄河大合唱》。他说,歌声也是话。三天后,他被撤职。这盘带子藏在我家灶台夹层里三十年。现在,我放给大家听。”

他在井边架起一台老旧录音机,按下播放键。

起初是雄壮的乐声,随后,在副歌高潮处,隐约能听见人群中的呐喊:“我们要真相!”“不要谎言!”声音断续,却真实存在。乐声戛然而止,取而代之的是长达一分钟的沉默,然后是一个男人低语:

>“如果连唱歌都要审查,那就让我用休止符说话。”

众人静默良久。一名年轻女孩突然跪下,从书包里掏出手机,打开摄像头,面对井口说道:

“我叫李晓雨,1998年生。我爷爷是1989年失踪的大学生。奶奶说他去了南方打工,再没回来。去年我翻旧相册,发现一张撕掉一半的照片,剩下半张是他穿着白衬衫站在纪念碑前,手里举着一块牌子,字被剪掉了。我去问奶奶,她哭了整夜,最后说:‘他写的,是‘还我尊严’。’今天,我把这句话补上。”

她举起一张打印纸,上面写着四个大字:“还我尊严”,然后投入井中。

火焰不知何时燃起。

并非人为点燃,而是从井底自发升腾的一簇蓝焰,将纸张卷入空中,化作灰烬飞舞。灰落之处,雪地竟绽出点点绿芽,虽瞬即冻僵,却确曾破寒而出。

觉岸法师闭目诵经,声如古钟:

>“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;言者已逝,闻者当继。”

此时,远处传来车轮碾雪之声。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缓缓驶来,车上坐着一位盲眼老人,由孙子推着。老人怀抱一架手风琴,琴身斑驳,琴键缺失数枚。他下车后,摸索着走到井边,坐下,开始演奏。

曲调凄婉,无人识得,但听者无不泪下。一曲终了,他轻声道:

“这是我自己写的曲子,叫《听不见的游行》。1976年清明,我在天安门前拉过它。那时不能唱词,我就把话写进旋律里。每个音符,都是一个人的名字。后来琴被砸了,我被打瞎一只眼,另一只也渐渐失明。但我记得每一个音。今天,我拉给井听,让它传下去。”

觉岸取来笔墨,请他口述曲谱。老人一字一句报出音符与节奏,竟长达十七页。抄毕,觉岸将其投入井中。水波荡漾,曲谱并未溶解,反而在水面铺展成一片光影,随水流缓缓旋转,似在自动演奏。

夜幕降临,茶馆灯火初上。

一群孩子跑了过来,最小的不过六岁,最大的十二。他们手中拿着蜡烛、纸船、铅笔和作业本。领头的女孩正是那位外孙女之一,她站在井边,大声宣布:

“今天我们班做了个决定!我们要写‘真话日记’!每天写一件大人以前不让说的事!我已经写了:‘我外公是1989年广场上的医生,他救了好多人,后来被开除工作,一辈子不敢提。’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